第544章 拓跋焘饮马长江,刘义隆仓皇北顾

  【历史曾无数次证明,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有平衡机制的...一个君主的早期有多英明,晚年就会有多昏聩!】

  【拓跋焘和刘义隆共同经历了这个阶段。】

  【先说拓跋焘。】

  【在自己的文治武功都到达极盛之后,拓跋焘这位一生从未遭遇挫折的君主就开始变得独裁,再也听不进任何劝谏,完全忘记了忠言逆耳的事情。】

  【首先就是诛杀汉人士族...汉人阵营中有个叫做崔浩的官员...此人历经拓跋珪,拓跋嗣,拓跋焘,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...】

  【这群汉人士族的战斗力不强...却对于国家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。历朝历代都是如此。】

  【崔浩笃信道教...拓跋焘灭佛就是崔浩的主意...除了灭佛之外,崔浩还有个很重要的任务,修史!】

  【崔浩完整的复刻了北魏的历史,将北魏的弑杀以及文治武功袒露的写了出来...】

  【对于这件事,拓跋焘本人并无意见,但是北魏的鲜卑贵族们有意见...在他们眼里,大家可以喜怒无常爱杀人,但史书不能这样写...史书要歌颂我们的英明神武,淡化我们的罪恶!】

  【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抛开事实不谈...】

  ......

  大唐。

  看到北魏这群前辈们脱了裤子放屁。

  李世民很不理解。

  “这有啥不能写的?”

  “老子弑兄逼父都写在史书上了...还有啥是不能写的?”

  “咱干了就认...”

  “无愧于心,无愧于天就可以了...”

  “干嘛遮遮掩掩的...退一万步去说...弑杀又怎样?”

  “哥们做了皇帝以后治理国家,开疆扩土是比别人差了还是怎么了?”

  “实事求是,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呗?”

  ......

  【面对鲜卑贵族的群愤,拓跋焘选择了让步,杀掉了崔浩,并且夷其三族!】

  【拓跋焘完全忘了,崔浩的所作所为皆是服务于皇权...写北魏的文治武功,是为了告诫百姓北魏的强大...写鲜卑的好杀,是为了打压鲜卑内心深处的暴乱心理。灭佛是为了给北魏注入能量...】

  【崔浩自始至终都在秉持着打压平衡鲜卑贵族,且维护北魏统治,宣扬汉化的角色。】

  【拓跋焘这一刀下去,汉人集团无论是从实力上,还是从心理上都不会在尽心尽力的为北魏服务...因为吃力不讨好...】

  【和刘宋寒门士族的选择一样,如果为皇权服务不能有好下场,那就投奔鲜卑贵族。】

  ......

  大清。

  康熙看到拓跋焘的这一刀,忍不住评头论足。

  “小伙子政治觉悟还是低了...”

  “有一说一,汉人阶级抑制鲜卑贵族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...”

  “杀崔浩前...应该提拔一个新的汉人阶级领袖才行...”

  “否则等到鲜卑集团一家独大...你这个皇帝还玩个勾八!”

  “你还叫皇帝吗?”

  康熙觉得拓跋焘跟自己比起来差得远,无论是武功还是政治。

  他康熙看的多透彻啊。

  “首先拓跋皇族和鲜卑贵族是一家人...为了防止鲜卑贵族暴乱...这些北魏汉人集团给他当牛做马...平衡朝局...”

  “现在出问题了,鲜卑贵族们闹事了...为了平息众怒,不但杀了崔浩,还夷其三族。”

  “汉人集团心都凉了,一旦他们跟鲜卑贵族沆瀣一气...那皇权就成了吉祥物了。”

  康熙看到金榜上的内容,像是看笑话一样。BiquPai.CoM

  果然,纵观整个历史,还得是他康熙千古一帝。

  ......

  【拓跋焘这一刀非常精准,间接砍到了自己的大动脉上,不久的将来,没有人制衡的鲜卑贵族们将会让拓跋焘以及北魏这个国家吃尽苦头...】

  【这都是后话...拓跋焘刚愎自用...南边的刘义隆自然也不能闲着。】

  【刘宋盖盛世之极,刘义隆也飘了,这位傀儡皇帝不但能在诸多士族中冲杀出来,并且牢牢的掌握住权力,还能创造出历史上少有的盛世,其能力必然出众。】

  【历代帝王的最高评价是什么?文不过文景之治...武不过饮马瀚海...】(此时还没到唐朝,故以文景做标准。)

  【文景之治是有了,就差个饮马瀚海了...可刘宋和瀚海之间还隔了个北魏...为了饮马瀚海,刘义隆决定干翻北魏!】

  .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