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游侠—鬼丰杨阿若

  杨阿若!

  又名杨丰,字伯阳,凉州酒泉人。

  东汉末,有武艺,少游侠,常以为人报仇解怨为事,时人为之号曰:“东市相斫杨阿若,西市相斫杨阿若。”后世遂有《游侠曲》。魏陈琳、晋张华,又有《博陵王宫侠曲》。

  杨阿若是当时西凉有名的少年游侠。

  杨阿若之所以这么出名不是没有原因的,他和其他的游侠有些不一样。说到游侠,大家往往会想到他们长着一张正直憨厚的脸,为人仗义,说话做事自带一股子江湖气的形象,杨阿若特别久特别在这里,他长得非常“美丽”,你没有看错,一个男子被赞美成“美丽”。

  他不仅长的十分俊美,擅长歌舞,而且举止恭谨有礼,谦让和煦,第一次见面的人往往不小心把他当作女子。

  据说在一次大型宴会中,杨阿若男扮女装出场,仪容风流,姿态飘洒,一曲歌舞下来,在座的女子个个中场退席,自愧不如。

  当时许多不知虚实的达官贵人想把他收为娈童,但结果不论是本人还是中间说项人都让他一怒之下给杀掉了。属于那种“见之如好妇,夺之如猛虎”的类型。

  PS:娈童专指与男人发生性行为的男童和少年。

  “娈”字本意形容“美好”,部首为“女”,即“相貌美丽的女子”。南北朝开始,娈字与童搭配,意指被达官贵人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。

  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杨阿若的故事,那边是杨阿若在一次宴会中男扮女装出场跳舞,结果在场的女子们面对杨阿若的美,纷纷惭愧得退席而去,可想而知这杨阿若到底有多美了!

  这美貌处处给杨阿若惹麻烦,杨阿若就专门让人用檀香木做了一个羌胡人跳神的鬼面具,看起来凶猛又可怕,平时没事就戴着,特别是和别人打斗的时候,更要戴上,免得又被人盯得臊得慌。

  此时杨阿若还是翩翩少年郎,就已经显名了,在他成年以后,他有了一個正式的名字:杨丰。有时候人们也称他为“鬼丰”。

  杨阿若除了美貌、武艺,还有着一腔爱国热情以及军事上的才能和勇气。

  董卓进军洛阳前,曾经要召纳他进入帐下,但他卑薄董卓的为人,严辞拒绝了。

  东汉末年,酒泉太守徐揖见当地地主豪强势力强大,又建堡自守,与官府作对,便诛杀了郡中强族黄氏以维护东汉政权的统治。结果黄氏中有一人黄昂一直躲在外面,他用黄氏家产招募了上千人来攻打酒泉。杨阿若得知此事后就和徐揖联合起来对付黄昂。

  按理说,东汉末年的游侠们哪里来的钱去游历天下呢,还不是靠着地主豪强们的钱袋在支持他们。杨阿若照理应该偏向黄昂的,可他却帮了朝廷,说明他是一个爱国之人。

  杨阿若原本打算向张掖求救,谁知张掖竟然是黄昂那边的人,黄昂命令张掖杀了杨阿若,杨阿若杀出一条血路才逃出来。凭一己之力是对付不了数千人的,黄昂最后求助于武威太守张猛,张猛就给杨阿若封了一个都尉的官职,还发布了檄文以讨伐酒泉,可是就是不分给杨阿若兵和粮。

  杨阿若也是个有头脑的,他知道自己在西北的少数民族羌胡人中间有很高的威望,便进入南羌,愣是招揽了一千余名骑兵。南羌骑兵虽然剽悍善战,但组织性却很差,于是攻击酒泉的时候,杨阿若就命令他们在距离酒泉城三十里的地方曳柴扬尘。黄昂见到尘土四起,以为朝廷大军到了,便弃城而去。杨阿若骑马赶上,捉住了黄昂,说:“你小子不是要我的首级吗?现在反而被我抓住了吧!哈哈哈哈”话音一落,就杀了黄昂。

  但黄昂的死并不能给凉州带来安定,相反更大的叛乱随之而起。

  当时西平郡太守麹演挑头,武威颜俊、张掖和鸾、酒泉黄华又掀起新的叛乱,这次叛乱规模很大,整个凉州反了一大半,杨阿若知道自己势单力薄,这种规模的叛乱不是依靠自己这点兵力可以平定的,于是率军前往敦煌寻求援助。

  这时敦煌长史张恭的儿子张就也被黄华扣押,然而这个张就也是个狠角色,居然偷偷写信给老爹叫他不要顾忌自己只管进攻,于是张恭就派从弟张华出兵,和杨阿若一起攻打酒泉郡的沙头、乾齐二县。

  杨阿若又派所部骑兵两百去迎接曹魏政府(曹丕创立的,因此称为曹魏)派来的敦煌太守尹奉,这个时候金城太守苏则也出兵攻打张掖张进,黄华想去支援张进,又怕杨阿若乘机进攻自己的老窝,又看到曹魏政府平定叛乱的态度很坚决,想来想去干脆向苏则投降了(他还知道不能向杨阿若投降,可见杨阿若嫉恶如仇的品性是人所共知的)。就这样终于把这场大规模的叛乱镇压了下去。

  杨阿若这个人很有点像神雕里后期的杨过,不但能打架还能打一下仗,而且具备军事上的才能和勇气,另外还有乱世中很少见的正义感。他单枪匹马招集兵马平定叛乱,很有点匹马戍凉州的味道,已经算得上良将,不是一般的侠客,所以史书给他列传。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