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:编辑部的故事

不浓烈,其中白底浅色迎春花元素是经常出现,俨然已经成为了刊花。新笔趣阁

  半个多小时后。

  坐在凳子上的许旭,已经犯起了困。

  某一刻,安静的氛围被一声清爽的女声所打破:“都在看什么呢?诶,有人在呀!你们干嘛呢这是,来人了都不知道招呼一下。”

  门外,出现了一个留着内扣波波头、穿着一身荷花色长裙的女编辑,散发出知性气息。

  地中海男人和其他两位编辑被这道陡然的声音打破沉浸看书的状态,抬起脖子。

  刚才一段时间里的低头看稿,不觉时间流逝,脖子有些酸。

  当仨编辑的眼神从手稿中拔了出来,看向许旭时,有些惊叹。

  怪不得,常务主编点名留意这个年轻人的到来。

  这笔力,是把那个时代的风雨和人性,是生生给印到这字里行间中了!

  走进门来的女编辑瞅着三位同事好奇道:“你们这是看到啥好东西了?”

  同在一个办公室共事日久,仨人脸上的这种目光和神情,明显就是看到好稿子时的惊叹。

  地中海编辑把手中的第一册手稿递过去,介绍着道:“这位就是陈常务交代的许旭,人来了。”

  嚯!

  女编辑目光瞅向坐在凳子上的许旭,心里挺好奇,想看看到底是什么稿子,能让陈常务指名道姓。

  伸手接过书后,当下就翻看了起来。

  而在她翻看着的功夫。

  地中海编辑目光灼灼的看向许旭,热情的问道:“许旭同志,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?”

  许旭自报家门道:“之前是津门那边的军区文工团,现在关系是转到八一厂了。”

  嚯,八一厂!

  这家工作单位的响亮让几位编辑心头一亮。

  地中海编辑脱口而出道:“那你是他们厂里的编剧喽?”

  猜到了!

  在他看来,许旭拿出这种文字力道的东西,肯定就是那座厂里的编剧了,正好这稿子也有讲述谍战方面的东西。

  如果是这样,看面相,这应该是八一厂目前最年轻的编剧了吧。

  能通过八一厂的标准,那就已然证明了剧本创作的潜力,加上这么年轻,这能写的黄金年龄是肉眼可见的长呀!

  一瞬间,在场的几个编辑,看向许旭的目光,有些像是在看唐僧肉,对于他们而言,手底下能写的作家自然多多益善,尤其这种拥有几十年创作年龄的作家,更是难得的大宝贝。

  当然,他也明白,抢人是不可能的,至少在十月的编委会里,还没有哪个编辑头铁到要跟常务副主编去抢人。

  然而,许旭却是摇头道:“我目前是里面演员剧团的编制。”

  嘎?

  刚才感觉自己猜中许旭身份的地中海编辑,挠了挠已然谢顶的后脑勺。

  不过虽然没有猜中,但目光中火热不减,不是文字工作者出身却能写出这种力道,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:天资就是吃这碗饭。

  这种人往往更有灵性!

  于是,编辑自带的刨根问底属性,让办公室里热闹了起来。

  某一刻,编辑室里,正聊着的功夫。

  这时,门外一道声音传来:“都在聊什么呢?刚回来就听到你们里面很热闹嘛。”

为你提供最快的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更新,第69章:编辑部的故事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