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:送稿

是贡献来讲,他值得这样的退休待遇。

  进门后,小洋楼里的阿姨,给许旭带到书房前。

  门开着,撑着一幅老花眼镜的戴临峰正在看报。

  敲了敲门后,戴临峰抬头看到了许旭,笑着道:“小许同志,进来吧。”

  大佬面前,许旭规规矩矩的站好,从肩膀上拿下圆筒,说道:“这是蔡导让我给您送过来的赤壁图。”

  对于面前这位经历过延安保卫战的大佬,许旭是满怀尊敬的,这不仅仅是他对国内电视事业的贡献,更有对其在那个风雨跌宕时期敢讲真话风骨的敬佩。

  看着许旭在自己面前有些拘束,戴临峰摆了摆手:“不急,坐,听说你在剧组,帮上了小蔡很多忙嘛。”

  大佬口中的小蔡应该就是导演蔡晓晴吧......许旭就说了一些自己在剧组干的活儿,位置摆得很谦虚。

  聊着的功夫,看得出来,尽管戴临峰退休后不去剧组一线久矣,但对于片场的事情,还是掌握颇多的。新笔趣阁

  这时,旁边的阿姨,也是端来了新切的西瓜。

  许旭陪聊的功底足够,一个上午,给老爷子聊得兴致勃勃。

  中午,许旭就在戴老这边蹭了一顿饭,不得不说,疗养院的饭菜真地道。

  直到下午两点时分,许旭离开疗养院。

  在路口,他坐着公交,一路摇晃着来到DC区的东兴隆街。

  首都没名儿的胡同千千万,而能够有名儿的胡同,多少跟悠久的历史沾亲带故。

  东兴隆街,说是街,但也就条胡同,但相对宽敞。兴隆这个名字,在偌大的京城也到处都是,但这儿是有特色的,因为大太监李莲英就住在这儿。

  当然,李莲英如今早已经是嗝屁了,这座占地奢侈的私邸也被老字号卖药丸的给使用了。可能当年这位末位太监也没想到,自己一砖一瓦建起来的豪宅,居然有被后人挪作药房的待遇。

  许旭挎着包沿着胡同往里边走边看着,就看到燕京文艺出版社的挂牌,就挂在石狮子的后头。

  看门的大爷,正在看着报。

  许旭上前问道:“大爷,十月的编委会,是在这里面吧?”

  大爷抬起头,嚯,小年轻,个子高,骨架大,连大爷我读报的自然光都给挡住了:“你谁呀,来作甚?”

  许旭客气道:“我叫许旭,是来送稿的。”

  大爷抬眼疑惑道:“投稿的?那你放这儿吧,他们编辑部的下班从这儿经过时,我会跟他们说一下。”

  看许旭这么年轻,大爷以为是野生投稿的,因为这些年出版社的大门朝南开,迎来送往的,京城高校云集,不乏一些本地的文青,会写点东西上门来投。

  但就听许旭接着解释道:“是有前辈介绍我来的,给陈东杰主编送稿。”

为你提供最快的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更新,第68章:送稿免费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