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林就是在这种程度下,收到了刘璋,张鲁,还有益州境内其他世家的效忠书,他们承诺以后对姜林马首是瞻!

  姜林思索了一下,最后还是决定接受他们的投降。

  姜林之所以这么做,是基于两个考虑,一方面是如果姜林不接受,那么那些世家为了生存,必定誓死抵抗!

  而益州的地形和其他地方不一样,很多关卡都是易守难攻,可以说是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的那种地形。

  纵然是幽冥鬼军现在手里有火药,有手雷,但是如果敌人顽强抵抗的话,幽冥鬼军也会损失不小!

  经过这么多年的征战,那些幽冥鬼军都如同百炼精兵一样,十分的珍贵,姜林可不想他们白白的损耗在这里。

  世界那么大,让他们去打那里不好,完全没有必要,让他们在益州浪费时间,无畏的牺牲。

  第二个原因就是,以前姜林还不够强大,是要借助大汉的威势和声望,如果当地世家的力量过大,对于姜林的统治并不利。

  但是现在可不一样,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无论是姜林的名望,还是他本身手里面的实力,都可以让他完全掌控整个大汉。

  毫不夸张的说,姜林如果想要坐上天子的那个位置,根本就不用刘辩禅让,他就算是直接干掉刘辩,自己坐上去,大汉的内部都不会发生多少叛乱。

  姜林和王莽不一样,虽然两人都是实行了新政,但是王莽是当上天子之后,才开始实行的新政,而新政直接损害了那些支持他的世家的利益!

  就是因为如此,王莽才落得了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,也让刘秀得到了一个位面之子的称号。

  其实究其原因,就是全天下的世家豪强,都希望刘秀能推翻新朝,干掉王莽,所以刘秀才能在重重危险的境地,屡次化险为夷。

  但是姜林呢?

  他起于微末,从昌黎郡或者说是柳城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施行新政了。

  他不断重新的丈量了土地,改了税法,更重要的是他进行了教育的普及,培养了无数只忠于他的人才。

  无论是那些官府的基层官吏,还是那些军队中的基层将官,他们都是这新政的利益获得者,他们也是新政的天然拥护者。

  除了这些人外,那些军中的将领,对姜林也是绝对的忠诚!

 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,姜林才可以无所畏惧的在大汉的这块版图上为所欲为!

  心中有了主意后,姜林立马让人给益州的李超飞飞鸽传书,送去了一个消息,让他展缓进攻!

  既然要接管益州,那么由谁来坐镇益州就很关键了,因为益州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,往南,过了永昌郡,就是后世缅甸那一块,这也是姜林盯上的肉。

  而益州往西边,就是青藏高原,那里也有无数的资源和土地,这块肥肉,姜林自然是不会放弃。

  所以这坐镇益州的人,他们除了要处理好益州的事情,还要做好随时能向南,或者是向西进攻的可能,还要能处理好,当地复杂的民族问题!

  向南还好,到了那边,可以和周瑜他们对接,但是向西不一样,那里是世界的屋脊,空气稀薄,单单高原反应,就能让士兵们毫无战斗力,甚至严重了还会有生命的危险。

  不过对于高原反应,姜林也有两个解决方法,一个就是让士兵们再高原上生活一段时间,待他们习惯了高原的生活,再考虑做进攻其他地方!

  第二个方法,就是要再招收那些高原兵,利用他们自己人去攻打自己人!

  但是这两个方法,无论是哪一个,都需要大量的时间,必须要一个能力足够,威望足够的人去坐镇!

  思来想去,姜林最后还是选择了两个人,一个郭嘉,另外一个就是关羽!

  同时,姜林还下令,让北方数州抽调出来一批基础的官吏,然后再从各地的学校中抽调出来一批毕业生,然后让他们去跟着郭嘉接手益州。

  不仅如此,益州虽然这些年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,人口,财富等方面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,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,里面的货物运不出来,外面的货物运不进去,这就导致益州和大汉其他州的发展要差很多。

  要想富先修路,再说这益州也是姜林向南,向西扩张的一个战略要地,道路也是非常关键的,所以姜林还特意抽调了一支建筑队,目的就是去益州,想办法修建一条畅通的,出关的道路出来。

  这修建出关的道路,在其他的朝代可能会比较难,但是现在大汉有火药,有水泥,修建一条畅通的道路也是有可能的。

  火药的作用可不是单单用来打仗的,炸山裂石的效果,那也是非常厉害了!

  随着姜林的命令,整个大汉立马如同一个巨大的机器一样动了起来,一支支队伍,一车车的建材,开始从全国各地朝益州的方向挺近。

  这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