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章 傻柱的路数



  随后,三人一起回大杂院。

  下车后,杨军直奔后院。

  在后院,他遇到了个熟人。

  冉秋叶的父亲正在水池子边杀鱼。

  “冉教授,你怎么在这里?”杨军停下脚步,跟他打了个招呼。

  “杨主任,您好。”

  冉父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,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,就想跟杨军握手,但是好像觉得不妥,立马把手缩了回去。

  “秋叶不是怀孕了吗,柱子又是个粗人,我跟她妈商量了一下,就搬过来就近照顾她了。”

  冉父不好意思的指了指聋老太太的房子道。

  杨军一听就明白了。

  大家都是有脸面的人,说话如此婉转就是想留点尊严,况且,杨军帮他们家的事又不能拿到台上说,所以就借照顾怀孕的女儿搬过来了。

  不过,让杨军没想到的是,和冉父换房子的竟然是聋老太太。

  不……

  准确的来说,不是换房子,而是冉家租聋老太太的房子。

  可能是冉家不舍得那两层小别墅吧,或者是聋老太太不愿意挪窝,所以就把其中一间大点的房间租给了冉家。

  杨军感叹,傻柱不愧是聋老太太的大孙子。

  要是换做别人,想都不用想。

  在原剧中,聋老太太就非常照顾傻柱,处处维护他,并且为他着想,还一直不停地给傻柱张罗媳妇,她非常喜欢娄晓娥,一想想让她当自己的孙媳妇,总是给傻柱和娄晓娥创造单独相处的机会,后来干脆把他们锁在屋子里,最终娄晓娥和傻柱互生情愫,再然后就怀了傻柱的种。

  要不是娄晓娥,傻柱真有可能绝后了。

  傻柱因为冉家的事求到聋老太太身上,聋老太太自然不能坐视不理,毫不犹豫的把房子借给冉父住了。

  “守着女儿女婿挺好的,大家互相都能照顾。”杨军道。

  随后,他和冉父又聊了会天,就进屋了。

  回到屋子里,王玉英盯着杨军道,

  “傻柱老丈人的事,是不是你帮的忙?”

  “是啊,怎么了?”杨军疑惑道。

  他不知道王玉英怎么突然问起这事了。

  王玉英翻了翻白眼,继续糊着手里的火柴盒。

  “以后你少回这边。”

  “咋的了嘛?”杨军一怔,问道。

  “咋的了?”王玉英瞪了他一眼道:“我怕你以后忙不过来,现在院子里的人,都知道是你帮冉家摆平了这件事,我怕其他人找你帮忙,到时候他们找上门,你说你是帮还是不帮?”

  杨军一听,就知道是傻柱这个大嘴巴到处炫耀的。

  他心里对傻柱这种做法非常不满,但是他并不在乎这些,甚至还巴不得傻柱这样做。

  他这是在立威。

  他就是想告诉院子里的人。

  他杨军能摆平这事,也就能坏了这事。

  冉家的事就是个例子,告诫院子里那些对杨家不怀好意的人,不要打错了主意。

  他能救一家人,也能毁了一家人。

  “妈,您是知道的,傻柱就是个没脑子的人,不要和他计较这些。”

  “妈并不是不让你帮傻柱,而是告诉你,以后这个家能不回就别回,免得看见糟心事堵得慌。”

  “妈,我自有打算,您看,我这不常在家,家里要是有个啥事的,傻柱能替我顶上,您就兹当多个儿子呗。”

  杨军想着,他这么帮傻柱,傻柱顶会知恩图报。

  一旦他家有什么事的,傻柱肯定不能坐视不理,关键时刻也能顶点用。

  有傻柱在,他也放心。

  “哼!我可没这么傻的儿子。”王玉英翻了翻白眼道。

  “嘿嘿,关键时刻,傻儿子也能顶大用嘞。”

  杨军伸手摸火柴纸,想帮着王玉英糊几个,却被她一巴掌拍掉。

  这时,杨军突然听到中院传来吵闹的声音,似乎有人在吵架。

  杨军皱了皱眉头,心里暗道:大杂院住着就是烦,天天事儿,每次都是围着鸡毛蒜皮的事吵来吵去。

  如果王玉英愿意,他巴不得把一家人接到他那边去住。

  “这又是谁在闹幺蛾子呢?”

  “还能是谁?”王玉英脸色一沉道:“贾张氏又在讹人呗,也不知道是哪家倒霉了?”

  贾张氏?

  杨军一听,血压顿时升的老高。

  这个贾张氏回来没几天,又开始闹幺蛾子了。

  最近,他忙着厂子里的事,一直没向王姨打听贾张氏的事。

  这次,贾张氏回来,他就觉得不对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