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八章 设坛凳位

了。

  直到后面诸葛亮执掌朝政,方才重新迎来了自己新的时代。

  “父亲,现在文武诸人都一齐劝进,即便是诸葛军师都认为当下主公应上表称王,您却为何不做表态呢?”

  似乎是思吟了许久,赵统目光紧紧直视着自家父亲,沉声相问着。

  似是问出了自己前世今生以来。

  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!

  赵云为何在称王一事上不做丝毫的表态。

  一语而落。

  赵云也听见了其子间的疑惑之语,他遂是略微有所沉思,眼神看向北门外那隐约可见却又高耸入云的秦岭各山脉。

  沉默了好一会,长叹息一口气道:“统儿,其实为父并非对群臣尽数劝诫主公称王持反对意见。”

  “只是,自主公入蜀以来,便一向是打着汉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的旗帜,此番北伐大事尚未功成,若是就贸然上表称王。”

  “恐会令外界士人群起予以攻讦,给主公的名望造就不利的影响。”

  “特别是麾下大部群臣,他们劝进称王,只是希望主公称王,他们的地位能够随之水涨船高罢了!”

  话落至此处。

  赵云面上也似乎是流露着浓浓的忧虑之色。

  “但此番称王,也犹如法先生所言那般!”

  “现在众将都在攻略汉中的大战中大显身手,若不称王,则无法笼络众心,无法凝聚诸臣间的信念。”

  “何况,主公一直以来都在追逐着数百载前高祖的足迹。”

  “汉中乃是煌煌大汉数百载的起点。”

  “主公于此称王,亦能在政治上昭告天下士民,大汉即便有所衰败,亦能中兴汉室,焕发新生。”

  一语语的话语徐徐而落。

  赵统面色间才逐渐是流露着恍然大悟之意。

  随着父亲的耐心解释着。

  他方才知晓,自家父亲方才是真正为中兴汉室的理想所牵挂心上。

  现在时机不成熟,贸然上表称王。

  极其容易收到外界士人攻讦。

  但若不称王,麾下诸人也极有可能信念崩塌,分崩离析。

  此事也正是有着此等优劣的两面性。

  赵云郑重思索一番过后。

  才会以一副既不拒绝,也不上表的态度徘徊于外!

  以做中立人士。

  他不愿昧着自己的良心上表。

  听闻着自家父亲竟是有如此多的考量。

  赵统深思了一番,方才道:“父亲,您如此高风亮节,恐大部分群臣却是并不会像您这般深谋远虑呢。”

  “他们瞧着你如此行径,后续会串通一气,予以排挤父亲您呢。”

  话音一落。

  赵统此刻也是徐徐道出了自己于内心间的担忧。

  “统儿,为父凡事都得遵循本心。”

  “为父认为此事如今时机并不成熟,便不会去盲目站队。”

  “若是因此而触动到某些人间的利益,那也没有办法了。”

  一番番无比坚铮的话语吐露着。

  瞧着此时的赵云面上神情上浮现着严肃之色。

  赵统也心知了其心意。

  “父亲之心意,孩儿了解了。”

  “日后孩儿也定然会遵循父亲的观念,绝不盲目站位。”

  似是受到了自家父亲的影响,赵统一时间也不由有些抱拳高声回应着。

  侧首望了望,赵云眼中也不由浮现出了数分欣慰之色,稍作沉思,便不由道:“有统儿此言,为父日后就放心啦!”

  “统儿,你近一载来,独当一面统军征战沙场,平南中,又援救荆南数郡,粉碎了吴军西征妄图争夺荆襄之地的阴谋。”

  “后又奉诸葛军师之命携部攻伐东三郡。”

  “这一桩桩的战功,为父都已经有所耳闻!”

  此话稍落于此。

  此时间,赵云面色间所洋溢着的浓浓喜色也愈发浓厚。

  话语间顿了顿,方才继续说道:“阿统,你年纪已至及冠之年,日后的你,便是成人了。”

  “而待为父听闻了你近一载的一番番功绩,为父对于你的表现是极其满意的。”

  “统儿有如此心思,为父心感甚慰!”

  “中兴汉室,此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易事,而为父这一辈已经垂垂老矣!”

  “日后能够活跃在这沙场上的,还将会是统儿你们这辈年轻之人。”

  “而统儿你现今在军中独当一面的表现,为父相信日后你定能挑起大梁,成为攻伐一方的大将之才。”

  “父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