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事已定

br>
  “到最后,在由领军征战一方或者是牧守一方的大将,诸如关将军、张将军,马孟起等一起上表。”

  “如此,主公方才会同意设坛登王。”

  法正此番话语一落。

  也几乎是瞬间之间就得到了黄权的附议。

  紧随着。

  二人计议已定。

  便各自开始互相联络起来。

  短短间的功夫。

  汉中郡的文武诸臣,以及驻防后方成都的大臣等。

  都不约而同的接收到了法正,黄权二人的提示。

  众臣纷纷心思活跃而起。

  称王一事与他们自身利益也是息息相关的。

  故而。

  成都的众臣们也各自书写起劝进表。

  他们选择与刘备效力。

  除了有他自身的人格魅力足够吸引人以外。

  大多数文武诸人也是奔着能够出人头地来的。

  刘备称王。

  那他们现今间的地位也会随同一起水涨船高。

  也就唯有似赵云,诸葛亮这般的少数几人或许是自始至终都心怀着复兴汉室的伟业。

  而成都的劝进信,最终是与诸葛亮为首的劝进表一齐送往了汉中。

  诸臣们已经在暗暗大造着声势。

  刘备尚且对这一切还并不知悉。

  现在的他,还依旧坐镇于南郑,关注着各方战事,总揽全局。

  他此时也是收到了先前诸葛亮再度送来的书信。

  自然也从中得知了赵统关于坐镇东三郡人选的提议。

  关于此事。

  刘备召来了一向擅长管理人才选拔的黄权,询问其意见。

  待二人一番商谈过后。

  黄权已经得知了赵统关于东三郡间驻防的人选。

  刘备方才是面色不显,徐徐相问着:“公衡,阿统所言,你觉得何也?”

  一言而落。

  黄权稍作思索,遂又郑重拱手道:“主公,依权之见,赵小将军自独当一面以来,便接连不断的取得胜绩。”

  “想来是有数分过人之处的!”

  “且他还与孟太守于攻略东三郡一战间,有过协作。”

  “或许小将军就是在这段时日里方才是发现了孟太守有数分端倪,不适屯驻于此战略要冲。”

  “但又心存忧虑,担忧主公任命其坐镇于此,或许是出于考量之下,才会特意修书一封送往成都呈递与军师的。”

  话至此处,他又是稍微思吟了一阵,方才道:“主公,权以为小将军此番提议,值得重视!”

  “且若是军师能够说服或是确定原太守蒯祺可堪大用,便也可以令其主导三郡之间的政务之事。”

  “此人久经东三郡,对于当地民情都无比熟悉。”

  “如此,也利于当地的安稳。”

  只不过。

  话锋一转,黄权话语顿了顿,亦不由提醒着:“但此人终究是曾经在赵小将军携部兵临城下时,曾表现出宁死不降的一面。”

  “为保东三郡的安危。”

  “权以为,若是当真重新任命蒯祺主导东三郡,主公可再另择一将进驻上庸,一方面是掌军,以为整顿军备。”

  “另一面,亦可以当做是监视三郡间的时刻动向。”

  “在暗中传令于关将军,令其随时关注一番三郡战局,以防生乱。”

  “如此,汉东三郡或可高枕无忧矣!”

  一语落的。

  黄权这席话也算是说到了刘备的心坎里。

  刘备不过是稍一作思量,便瞬间定夺了下来。

  “公衡之语,甚合我心。”

  “那就按此方案送回成都,令军师调度一应人事任免。”

  吩咐完指令,他又忽然脑海里思绪飞转。

  好一会。

  他面色方才重新镇静了下来,微微说道:“至于派遣前往上庸驻军的将领,就令副军中郎将刘封提领一军前往吧。”

  “主公圣明!”

  听闻着刘备的人员安排。

  黄权也未感觉到有何不妥。

  诚然是这样。

  原房陵太守蒯祺乃与诸葛氏是连襟关系。

  若是诸葛亮能够确定此人是真心归降。

  那这一切也就问题不大了!

  而刘封乃是假子,有其督镇、监视东三郡,也实属正常。

  将此事定夺下来!

  关于东面的汉东三郡便尘埃落定。

  东面的其余一应旁枝末节的细微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