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讷教女!

其给大明个交代!”

  “同时这个宫里的人一个都不能留了,全都发配到皇陵扫墓吧!”

  “诺!”

  老朱急吼吼的处理完这个案子,就借口困了回宫睡觉。朱允熥本想送送他,都被他给断然拒绝。

  “你赶紧回宫干正事去,咱不稀罕你送!”

  “唉……”

  “皇爷爷,您对这事的处置是不是太快了?”

  “孙儿觉得此事肯定没这么简单,一来李芳远不傻,不会干这么蠢的事。二来,朝鲜这批太监进宫后,接触的人太多,难免被其他人收买,做出一些违背祖宗的事。”

  “是吗?”

  老朱诧异的反问了一句,随即打着哈欠离去,只留下朱允熥呆呆的站在原地。

  朱允熥敢肯定,老朱也能想到这些。但他依然快刀斩乱麻的斩断了这条线,可能就是在保护某些人。

  事实上,老朱确实有所怀疑,但他可不是保护什么人,而是怕过度审问审出一些不该说的话。

  比如说,小太监受不住刑开始胡乱攀咬。

  不论他咬出谁来,都会在大孙心里留下一根钉子。

  若是咬出某个逆子,或者逆孙,那他们老朱家还过不过日子了?

  因此,他索性不给对方胡说八道的机会,随便审问下就命人弄死他,杜绝这种离间天家骨肉的可能性。

  在老朱将太孙妃沐氏接到紫禁城,并处死了北宫的一个小太监后,整个京城的官场都微微一震。

  皇太孙有后了,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!

  不论是武将勋贵,还是文臣清流,都发自内心的为大明感到庆幸。

  如果放在以前,他们肯定是更倾向于朱允炆。可在朱允熥纳了孔氏嫡女为妃,所有文臣都将目光放到朱允熥身上。

  毕竟衍圣公的眼光不会差,他能主动将孙女嫁给皇太孙,定然是看准了朱允熥的能力。

  事实上朱允熥也确实很有能力,在他的北宫开始运行后,大明官员再也没发生过拖欠俸禄,或者拿咸鱼、香料等杂货抵俸禄的事情发生。

  甚至连宝钞都被其废弃了,换成了更加有信用,更加有购买力的金票、银票、铜票等。

  虽说这些金银铜票跟大明宝钞一样,都是纸制品。但这些金银铜票可比宝钞坚挺多了,上边印多少,就能从银行里兑换多少等量的铜钱或者银元。

  并且,商贾和百姓缴纳赋税之时,也可以用金银铜票,且官府不得拒收。

  除此之外,金银铜票污损、折旧、掉色后依然不打折,其到任意一家银行都能兑换等额的金属货币,或者兑换一张崭新的票票。

  在朱允熥这般大刀阔斧的改革下,大明官员非但不怕收到纸币,反而乐意收纸币。

  毕竟相比起金属货币的沉重,纸币可是轻便多了。只要往袖子里一放,轻飘飘的仿佛没有任何重量。

  当然,如果有人找他们办事,给他们送礼也更加方便了……

  虽说他们对于皇太孙有后表示很振奋,但他们听闻老皇帝的处置后,却表示的很震惊。

  因为这根本不出老皇帝的做事风格,谋害皇嗣,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,就是凌迟处死都不奇怪,老皇帝竟然这么轻易的将首恶给宰了?

  文臣错愕,武将懵逼。

  但文臣和武将中的佼佼者,却悄然间做出了各自的选择。

  汤和终止了和所有王爷女婿的来往,他家大业大,子女众多,不仅娶过皇家媳妇,也往皇家嫁了不少女儿。

  在以往时期,他跟女婿们来往非常密切,但在老朱如此草率的处置完谋害皇嗣的凶手后,他察觉出事态不对了。

  如果不是此事可能牵涉皇族中人,以朱屠户的个性,岂能如此轻易放过?

  只是他现在不知道是皇族中的哪个逆子所为,所以为了安全起见,干脆来个一刀切,免得将来事发后崩身上血。

  衍圣公在听闻此事,也急忙进宫请见。

  不过他在跟皇太孙啰嗦了几句后,就直奔主题要见自家孙女了。

  朱允熥当然不能阻拦,但也不能让他去自己后宫,只能命人将孔氏叫过来,让老孔头跟其在前殿会面。

  本来朱允熥没想走,想跟着孔氏一起招待老孔头一番。

  但老孔头毫不客气的给他下了逐客令。

  “皇太孙,您事务繁忙,就不用陪我这个老头子了!”

  “呃……”

  朱允熥听到这话一阵愕然,但也不好赖着不走,只能尴尬的打个哈哈道。

  “衍圣公不要急着走,孤已经命人备宴,今天必须跟太孙妃好好招待您一番!”

  老孔头闻言笑呵呵的道。

  “那敢情好,老夫就恭敬不如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