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李建安分发盔甲,朱由枢囤积粮食


  李建安还礼,笑道;“都是误会,何足挂齿。只要咱们这些兄弟一条心,把济南守住了。好日子还在后头呢!”

  刘清泽抱拳;“爵爷大气!宰相肚里能撑船,老刘佩服!有空到我营里喝一杯。”

  李建安还礼;“肯定的,等搬到城里,我就过去。”

  当下,李建安让车队跟刘清泽回去了。

  颜世祖把李建安请进帐篷,送了一张济南城区图,当作回礼。

  李建安回到营里,车队已经回来了。他来不及吃饭,又装上五百套盔甲和一些武器,去史可法那边。

  团练和义士那边缺乏武器,李建安把缴获的弓箭和武器都带去了。

  当李建安的车队到达地方军营地时,整个营地轰动了!

  将士们把车辆团团围住,要不是碍于李建安的面子,就差动手抢了。

  地方上几位巡检,团练总兵,剿总,把总,义士首领,将李建安团团围住,好一番拉扯。

  最后还是史可法出来解围,才控制住场面。

  史可法将李建安请进大帐,众军头急忙挤进去。

  史可法拉着李建安的手臂,非常激动;“青蓝兄!真是太感激了!雪中送炭!雨中送伞啊!有了这些盔甲和武器,我们这些小营头,简直如虎添翼,敢和鞑子硬拼了!”

  哈哈哈,众人高兴笑了。

  李建安笑道;“宪之兄所言甚是,有众家英雄在此,何愁贼虏不灭!”

  李建安说着,掏出账本;“这是账本,请道邻兄分配下去吧。”

  史可法大喜,当下让众营头入座。

  大伙看着账本,商量怎么分配。

  李建安不了解具体情况,就不参与了。

  史可法了解情况很详细,哪个营头有多少装备一清二楚,谁也蒙不了他。

  史可法比较公正,分得不偏不倚。

  众营头心悦诚服,喜笑颜开。

  当下,众人出去卸车,很快东西就分完了。

  将士们拿着好武器,一个个喜笑颜开,欢声笑语。

  李建安想走,被众人拦住了。

  正是晚饭时间,哪里肯放他。

  史可法让摆上酒宴,没啥好酒,大坛子高粱酒。

  李建安见众人这么兴奋,感到害怕,急忙让二狗子去叫人。

  震天东和铁和尚带人赶来,两个人都是酒坛子,帮李建安挡了不少。

  几个人喝高兴了,回去后呼呼大睡。

  …………

  济南禁城内,德王朱由枢没有睡。

  兴奋!他太兴奋了!在书房里走来走去,兴奋得直抓耳挠腮,摇头晃脑。

  作为一个中年胖子,朱由枢身姿挺拔,人高马大,典型的营养过剩。

  有明一代,在山东共有六位亲王,其中三位已经绝户。

  现在还剩下三王,兖(yan三声)州的鲁王,青州的衡王,还有济南的德王朱由枢。

  明朝对藩王实行圈养,各地的藩王没有兵马,只能生活在禁城中。

  朝廷给予藩王宗亲的俸禄非常优厚,以德王来说,封国时是五万石,现在降为一万石,还有布匹、丝绸、精盐、良马、花朵,牲畜,草料等等数十种。

  明朝开国时,朱家只有几十人,到现在已经繁衍到超过百万(直系男丁22万,算上家口过百万)。

  庞大的宗亲需要朝廷供养,每年的花费超过朝廷整体税收的一半!

  嘉靖年间,出台《宗藩条例》,可惜治标不治本。

  张居正时,严控支出,情况稍好。

  首辅申时行主政期间,河南,山西,陕西俸禄定为永额,不再增加(加无可加,本省全部税收都不够!)

  天启四年,魏忠贤定了全国永额。

  崇祯开始,全国宗亲开始拖欠俸禄,开放四民之禁。

  所谓四民之禁,就是士农工商。

  之前宗亲不可以从事士农工商,现在都放开了,可以自谋生路。

  德王朱由枢被欠俸好几年了,拖拖拉拉,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有七八万两。

  几天前,朱由枢听说来了上千车物资和牲口,他找到济南知府闹了一次,结果只闹来一百头牲口,已经快吃完了。

  今天,朱由枢兴奋了,他谋划已久的发财路子,通了!

  朝廷拖欠我俸禄,我自己挣!

  当当当!房门响了。

  朱由枢大惊,心潮澎湃;“进来!”

  房门开了,赖师爷鬼鬼祟祟的,进门来,又把房门关上了。

  朱由枢盯着赖师爷的表情。

  赖师爷猥琐地笑了;“王爷,定了!两路大军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