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橚端起茶杯给朱元璋倒了一杯茶,缓缓说道。

  “爹,自古以来朝廷治理百姓,皆以教化为重。天子守德,朝臣惜身。天子和朝臣皆用自身的德行,给天下百姓做榜样。”

  “而如何评判天子和朝臣德行的,唯有读书人的那杆儿笔。”

  “想秦始皇千古一帝,倾全国之力修建长城。读书人认为修建长城暴虐无道,百姓民不聊生。终天下怨秦久矣,在秦二世揭竿而起,大秦暴乱。”

  “可实际上呢?长城成为我中原抵御北方的最重要的防线。几千年过去,它依然是屹立在中原土地上坚不可摧的屏障。”

  “想隋炀帝二世而亡,倾全国之力修建隋唐大运河。读书人认为因修大运河枯骨遍野。隋炀帝好大喜功。终世家联合反抗,被唐李得了天下。”

  “可隋唐大运河真的不好吗?隋唐大运河打通南北交通,使中原南北联系更为紧密。哪怕到如今,部分大运河河段仍是我大明南北运输的最重要的航线。”

  朱元璋和朱标被朱橚这一番话干懵逼了。张大嘴巴,满脸不敢相信的看着朱橚问道。

  “秦朝暴政,隋炀无道,这都是天下认定的事情。你的意思是他们自身没问题,都是被读书人的笔给写死的?”

  “不,他们自身政策也有问题,朝堂崩灭也并不意外。”朱橚摇摇头。

  “我是想说,舆论猛于虎。对朝堂而言,天底下的舆论有时候比凶狠十倍的外敌都要恐怖。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控制住读书人那杆笔呢?”

  “就拿您将要整治淮西集团来说吧。您以往的做法是啥,先派个心腹当刀,疯狂打压淮西集团。”

  “您不惜给他先斩后奏之权。不在乎他找的罪证是否真实。只要能帮您收拾淮西集团,哪怕您明知道您的心腹冤杀大臣,您还会坚定不移的举起手中的大刀。”

  “可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,冤杀太多,必定导致百官愤怒,百姓民怨四起,天下读书人群起攻之。最后您咋办呢,把心腹杀了,黑锅全扔给心腹。最后说一句。“这不是俺老朱干的,都是这狗东西的错。””

  “您就是怕天下人骂您冤杀功臣,您怕天下百姓对您失去了希望……”

  朱标:“……”

  朱元璋:“……”

  朱元璋嘬着牙根子,有些蛋疼。“咱在你小子心里就是这么不要脸的人?”

  朱标和朱橚齐齐扭头看着朱元璋,异口同声。“别怀疑,你就是,甚至你能做的比这还过分!”

  朱元璋无语。

  好吧,他承认,这确实是他的想法。

  不过,他也没办法,这是每一任皇帝都能做出的选择。

  哪怕是亲儿子,该舍弃就得舍弃,最多他能保亲儿子一命。这已经是他仁至义尽的选择了。

  朱标握紧朱橚的手,拉着就走。“老五,回家,这差事咱不办了。咱爹卖儿子卖上瘾了!你是我亲弟弟,我不答应!”

  朱橚笑呵呵的拦住朱标。

  “大哥,且慢,听我继续说。我既然接了咱爹的活!就有办法不接他扔的黑锅。”

  说着,朱橚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摞纸。用一根毛笔在上面比划。

  “爹,您看哈,现如今百姓知道的消息只有两条,一条是朝堂下发的各种布告,一种是千奇百怪的小道消息。”

  “布告太简洁,最多提一嘴什么什么官儿,犯了什么什么罪,施以什么什么刑罚?根本不会详细说明。”

  “小道消息又太乱,说句玩笑话,一个官看同僚被杀,忍不住感叹一句,“陛下不仁,吾当挂印而去”。说不定传到百姓耳朵里就成了“陛下暴虐,吾当揭竿而起。””

  “这两样都不能详细的说明事情的情况。百姓想了解事情真相,能怎么办呢?只能从信任的读书人那里打听。”

  “而我设立的报纸。就不一样了。这官贪墨了哪里银子,造成什么样的后果,致使哪里生灵涂炭民不聊生。一点一点的全都能说清楚。”

  “最重要的是啥?必须坚定不移的给百姓说明。皇上明察秋毫,嫉恶如仇。杀官是为民做主。只有坚信皇上,皇上才能还百姓一片晴朗的天空。”

  “百姓拿到手里一看,陛下圣明!说不定还自发聚集,拿臭鸡蛋砸贪官!”

  朱元璋内心充满了震撼。

  他为什么这么恨贪官污吏?

  不仅仅是贪官污吏鱼肉百姓,更是因为贪官污吏败坏他的名声。

  百姓被多收赋税了,骂他贪婪。百姓受朝廷欺负了,骂他暴政。哪里受灾,赈灾粮食被贪污了,骂他不发赈灾粮食……

  其实呢?

  都他么是贪官污吏搞得鬼!

  这些年他朱元璋受的委屈多了去了,有时候他说理都没处说去。

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