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暑假了,该接乔丽回乡下了

  大姐跟同伴一人买了两瓶风油精,各得了一盒火柴赠品。

  陈乔玉充分发挥一个合格摊贩的推销精神,向大姐们推销花露水。

  “大姐,这个花露水不错,能驱蚊,味道比风油精好闻多了,还能当香水用,要不要带一个?”

  带一个的黑话是陈乔玉从步行街那边学来的。

  大姐跟同伴听着有趣:“哟,供销社的花露水都断货了,你这里咋还有?”

  陈乔玉露出一个老实憨厚的笑容来:“大姐,这个咱们不好打听,您只看东西好不好,成不?”

  大姐挤眉弄眼地一笑:“成,我懂!”

  花露水这东西,那就是这个年代的时髦单品,又香又实用,这会儿的人们特别喜欢这种“一物多用”的感觉。

  陈乔玉的花露水定价比供销社的便宜一点,100毫升一小瓶,卖八毛钱。

  花露水跟风油精比,量大,味道香,但是没有风油精效果那么好。

  但现在的年轻人时髦玩意儿少,连个绿挎包都能成为时尚单品,自然是拒绝不了花露水的诱惑的。

  陈乔玉从现代也学到了什么叫做客户定位——她不像供销社那样老少咸宜,她就专门盯着厂里的职工,尤其是女工。

  工人们有工资,是这个年代毫无疑问日子最好过的人群之一。

  一个工人的工资紧紧巴巴的能养活一大家子人。

  夫妻双职工的,哪怕是三四个孩子,都能游刃有余,还能帮衬着老家。

  要是年轻的还没成家的工人,那就更好说了,工资交一部分,剩下的还足够他们潇洒的。

  大姐跟同伴对花露水爱不释手,加上八毛钱的价格不便宜但也不算贵,就当花半天工资买瓶香水,还能驱蚊,绝对值啊!

  刚开张,陈乔玉就卖出去四瓶风油精,两瓶花露水,入账六块四。

  即便是在集贸市场,陈乔玉的东西也是独一份的。

  尤其是她很舍得的直接拿出来一瓶花露水,前前后后滴几滴,她的小摊位立马成为全场最香的摊位。

  对刚刚经历过艰苦朴素年代,日子刚刚好过起来的人来说,这股浓烈却又清新的香味,简直是勾魂幡。

  再一问,一共才十瓶,已经卖出去了两瓶,大家顿时都急了,差点儿争抢起来。

  好在陈乔玉也留了心眼,这一回没让别人乱抓,宁可拿出来一瓶当试用装,都不要传来传去被人浑水摸鱼了。

  这边的动静大了,惹得烧饼摊子上的英子跟柴爱花都注意到了。

  英子趁着空档过来,一看花露水,埋怨陈乔玉:“有好东西你咋不先想着我们!”

  说归说,但英子还是特别热情地过来帮忙。

  英子在烧饼摊上收钱快一年了,算账收钱那叫一个稳准狠,一场哄抢下来,东西卖得差不多了,但钱一分不差。

  陈乔玉这回带来的风油精多,全都卖光了,花露水更不用说,连试用的那瓶都被人六毛钱买走了。

  其余的零碎也卖得不错,只有牙膏跟蚊香剩下来了。

  牙膏陈乔玉能理解,毕竟这会儿有刷牙习惯的人不多,就是有,一支牙膏也能用好长时间。

  陈乔玉自己不就是,这牙膏不是她在现代买的,是走街串巷卖烧饼的时候跟人家换的铁皮牙膏。

  她自己家里有现代的塑料皮牙膏,就把铁皮的拿出来卖,谁知道居然没卖出去。

  不过她也不着急,这东西迟早都能卖出去,就是卖不出去,自己家也用得上。

  最后就是蚊香,上次大概是新鲜,两盒都卖光了,剩下的三盒,陈乔玉留了一盒自己家里用,这回带来的两盒,一共只卖出去了四盘。

  英子作为被陈乔玉赠送过一盘蚊香的人,直率地表示:“是有效果的,但是总觉得不如熏屋子的好用。”

  而且价钱还贵,熏屋子的那种一盒只要一角钱,里面有十块,一小块就能熏得一间屋子烟雾弥漫,人影难辨。

  起码从这个视觉效果上来说,就胜过这种盘式蚊香。

  陈乔玉觉得也有道理,只是有点遗憾——超市的人说这种盘式蚊香健康一些,老式的那种可是有微毒的。

  但是她也不好跟人家这么说,只能尽可能地让身边的人都能用上盘式蚊香。

  于是她顺便就把蚊香塞给英子:“你跟爱花姐分吧,反正也卖不出去。”

  英子傻眼了:“就算再卖不出去,这玩意儿也不便宜啊!”

  陈乔玉冲她眨眼:“没多贵,有赚头的,成本价不高……就跟烧饼一样。”

  啊这……

  英子揣着蚊香,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。

  都是烧饼摊上出来的人,都懂利润跟成本。

  东西卖得差不多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