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5章 丧心病狂

  “刘理顺不合适。”崇祯直接否决。

  王家彦再荐一人:“马世奇公乃崇祯四年庶吉士,于翰林院养望已十又八年,名望足以出任北京国子监祭酒。”

  “马世奇也不合适。”崇祯摆手道。

  “他跟刘理顺一样,没有担任府县父母官的经历。”

  顿了顿,崇祯又道:“王卿,你为何不推荐你自己?”

  王家彦连连摇手说:“圣上,臣才疏学浅,恐难以胜任。”

  “朕看你就很合适。”崇祯肃然说道,“你不仅才学出众,荣登文震孟榜进士,入仕后更曾在开化县、兰溪县两度担任县令,期间微服体察民情,革除衙门积弊,全力替百姓减轻负担,组织百姓兴修水利,短短数年便令开化、兰溪两县之面貌焕然一新。”

  顿了顿,崇祯又道:“你在地方政绩卓着,心里边也是真的装着百姓,朕所看重你的也正是这一点,如刘理顺、马世奇等或许也会有事功之念,但是他们没当过地方官,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,施政时难免南辕北辙、弄巧成拙。”

  这话王家彦没办法反驳,事实上也确实如此。

  说起来,大明的内阁辅臣大多不知民间疾苦。

  也没有几个内阁辅臣心里是真正装着百姓的。

  这些内阁辅臣所考虑的,永远都是国用以及整个文官群体的利益得失。

  崇祯道:“今后我大明的官员必出于北京国子监,而大明的阁辅必起于州部,所以北京国子监作为培养职业文官的学府,其首任祭酒人选以及办学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,朕希望你能给北京国子监注入清廉、勤政以及以民为本的基因!”

  清廉反的是贪污腐败,勤政反的是懒政以及惰政。

  以民为本的服务意识,反的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。

  古往今来,官场的陋习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这几样。

  只要克服了以上几点,官场的风气就能为之一清。

  崇祯并不奢望搞好北京国子监就能杜绝官场陋习,但是至少可以给大明官场注入新的血液、新的思潮,从而把死气沉沉的大明官场搅动起来。

  说到这就必须提一句大明官场,是真让崇祯失望。

  内阁的辅臣已经更换了好几拨,甚至首辅都换了,但是大明官场的诸多陋习却是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,路振飞在漕运总督任上明明政绩卓着,但是自从当上内阁首辅之后却马上跟换了个人似的,成了一个好好先生。

  总而言之,崇祯对大明的官场生态已经不抱期望。

  所以崇祯决定对官员选拔机制做一个彻底的改革。

  王家彦的表情当即也变得严肃,向崇祯长长一揖,然后起身说道:“圣上,方才是臣短视,但是现在臣已经充分领会圣意,臣愿意出任北京国子监祭酒一职,也愿意为了践行圣上所提出的清廉、勤政以及为民请命之理念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”

  停顿了下,王家彦又接着说道:“不过,臣一人难免势单力孤。”

  王家彦的政治敏感性还是不错,他心里十分清楚,一旦挑起了这个担子,也就意味着要拿大明官场的积弊陋习开刀,这相当于就是要跟整个大明官场为敌,期间的阻力以及各种凶险将超乎想象,所以他一个人单枪匹马真有些遭不住。

  “这你不用担心。”崇祯道,“朕会给你找个好帮手。”

  崇祯确实已经给王家彦找好了帮手,此人就是狠人金铉。

  两人正说话之间,日头也逐渐升高,地坛之上无遮无掩,崇祯和王家彦长时间暴露在太阳的暴晒之下,感到了一等热意。

  “天太热。”崇祯当即招手说,“高伴伴,替朕宽衣。”

  “万岁爷,使不得。”高起潜却赶紧制止,“眼下正值春夏交替之季节,乍暖还寒,很容易着凉受风寒,所以万岁爷万万不可以贪凉。”

  王家彦也是劝谏道:“高公公言之在理,圣上且忍耐。”

  崇祯却从高起潜的劝谏想到了另外一层,皱着眉头道:“春秋两季的季节更替时,确实非常容易感冒,不过感冒还在其次,更为麻烦的还是瘟疫。”

  “瘟疫?”王家彦、高起潜还有卢九德等几个神情一凛。

  王家彦几人也是勐然反应过来,眼下大明正在跟建奴打仗,从北京到静海到登州,到处都在打仗,到处都在死人,如果死尸处理得不及时,确实很容易爆发瘟疫。

  值得庆幸的是,明军将士每天会供应一升明酒,所以不用喝生水解渴,但是即便不喝生水,也还是要警惕。

  当下崇祯说道:“这样,立刻召医学院副院长吴有性率领一千学生前来军中听用,再让辎重队多转运些生石灰过来。”

  “凡战死之人,我大明将士以及民夫一律火化。”

  “建奴之士卒以及民夫,则需撒上生石灰深埋!”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