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六章 两道圣旨,一道去上阴学宫,一道去襄樊城

  赵惇展开由襄樊城而来的急递文书,站立在御案前,沉默着。

  这位赵家天子在御案前的大殿内逡巡着,不语。

  张巨鹿也站起身,垂首站立,等赵惇的回应。

  韩生宣则是吩咐内侍站在门口,他也远远地站在不远处,随时等赵惇的吩咐。

  赵惇再度踱回御案前,再次拿起御案上的文书,逐字逐句看了起来,目光中有光但又很快消失。

  张巨鹿和韩生宣都沉默着。

  勤政殿内灯火通明,却是静的可怕。

  赵惇放下手中的文书,目光望向张巨鹿,“张卿,你以为该如何?”

  张巨鹿就等赵惇问,他按照从府邸到勤政殿的路上所想,又过了一遍,“陛下,王二河有功。他成功遏制了靖安王在襄樊城的一家独大,更是让离阳的襄樊城更有了保障。”

  “在此之前,其实襄樊城就是一个死局,特别是靖安王引诱林家公子探花郎去行刺徐晓,那就已经注定了王二河是死局中的必死棋子。”

  “可现在……这棋局活了。”

  赵惇怔了怔,他再次拿起御案上的文书,依旧是逐字逐句,字斟句酌。

  张巨鹿低垂着头。

  韩生宣此时在拨弄着灯芯。

  赵惇:“王二河是你的学生吧。在翰林院做编撰,当初是因为一份关于《抑制豪强》的策略而被人举荐,当初张卿可是极力阻拦,说你这学生是个不堪重用的人,做学问可以,但做官不行,现在张卿可有改观?”

  张巨鹿抬起头,望向赵惇的眼神中皆是真诚。

  他还是坚持原来的判定,王二河不是个做官的料。

  张巨鹿:“王二河此人,的确是有些才能,但绝不是大才,所以我觉得此事之中定然有玄机,还请陛下明察秋毫,不可不察也。”

  赵惇:“张卿,你不相信你的学生?”

  张巨鹿:“臣鞠躬尽瘁,只为离阳,危害离阳社稷的隐患,臣以为不可容。”

  赵惇面色不动,他走到御案前,久久没有回应。

  张巨鹿不知道赵惇心里是怎么想得,他看了一眼赵惇的脸色,知道不能继续说了。

  而此时赵惇已经坐回御座上,目光再次望向御案上的文书。

  赵惇似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,“你先回,辛苦你。张卿。”

  张巨鹿欲言又止,他只能缓缓站起身,朝着赵惇行礼,退出几步,然后转身走出勤政殿。

  站在勤政殿门口,张巨鹿回身望了一眼大殿。

  他看向天空,深邃极了。

  张巨鹿心中一阵无奈,他希望此次风波,能快点过去,当初不被他看好的王二河,居然成功跳出了死局。

  陛下的心中一定存有不少疑虑,他必须要大义灭亲,方可救下王二河。

  何况。

  以赵惇的性格,怎么可能不追查。

  他张巨鹿一开口,便可让赵惇做出相反的决定。

  张巨鹿长叹一声,“二河啊二河。有跳出死局的本事,就希望你有继续活下来的本事。赵家天子不是那么好糊弄的,不知道你背后究竟是谁在给你出谋划策。”

  勤政殿内。

  赵惇坐在御座上,依旧是看着御案上的文书,没有再去翻阅,而是定定看着。

  赵惇头也不抬,“出来吧。先生。”

  赵家天子的话音刚落。

  就从偏殿内疾步走出一道身影,来到御案前,朝着赵惇躬身,“陛下。”

  赵惇:“刚刚张巨鹿的话都听见了。先生,你在么看?”

  不好回答,元本溪斟酌一下,才缓缓开口,“臣以为张首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。毕竟知子莫若父,自己的学生作为老师也是最清楚的。何况王二河此次跳出死局,可是和流州刺史有关。”

  “所以,现在我们就面临着两个问题,一个是调查王二河,一个是遏制徐平安。”

  “其中调查王二河的时候,看王二河和徐平安是否有什么关联,臣以为表面上的东西都不用在乎,最怕的便是此事有人在操控。”

  “至于徐平安南下,流州已经放出了消息,是去龙虎山和徽山。”

  赵惇定定看着御案上的文书。

  许久之后。

  赵惇目光望向元本溪,“你看看这急递文书吧。”

  赵惇的话刚落,韩生宣立马走了过去,将文书拿给元本溪。

  元本溪接过文书,飞快地看完,轻笑道:“没想到王二河的文采依旧斐然。就连说话的口吻也变得如此圆滑。”

  “能从死局中跳出,此人也不是个善茬。”

  “陛下,臣得到的消息,陛下也御朗了。”

  赵惇闷闷不乐,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