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六章 黑瞎子仓

费了不少劲,才算把那群豺灭掉,这回了千万别闯祸了。

  “捡柴火啊,还能干啥?工队分的那些枝丫柴都是湿的,我们进山找点儿站干。”王建设几个嘿嘿笑道。

  “就在咱林场往西南走,还不到张莲香小山那里,我们遇上个天仓子,挺大一棵哈大杨,我们仨愣是没抱过来。

  离地能有三四米吧,有个树洞,我打手电往里头照来着,里头住着黑瞎子。”

  盛希平听完这些话,翻了个白眼儿,这些熊玩意儿是不能消停了。

  进山捡个柴火还用走那么远?他们分明是想搂草打兔子,捎带脚儿看看能有啥野物可打。

  就这点儿小心眼儿,还想糊弄他呢?

  “净扯淡,这都四月中旬了,黑瞎子早就出仓子了,还能等你去杀仓子?”

  三月末四月初,气温逐渐回升,洞里的黑瞎子也会感应到外界的变化,从仓子里出来,寻找吃食。

  当然,前川林场这边儿节气晚,山里温度低,黑瞎子也有一定几率还在蹲仓子。

  “我们看见的那个仓子在阳坡,黑瞎子出仓晚。我都打手电看了,真在里面。”王建设几个信誓旦旦的保证。

  据说,在阳坡蹲仓的黑瞎子,看见的是阴坡。

  阴坡雪化的晚,所以黑瞎子就觉得还是冬天,会晚一阵子出仓。

  而阴坡的黑瞎子,看见的是阳坡,阳坡雪化的早,所以阴坡的黑瞎子出仓早。

  这种说法一直都有,但也未必就是真的。

  黑瞎子蹲仓并不是冬天到了才随便找地方,都是不等入秋就开始找目标,划地盘,收拾仓子。

  一般来说,黑瞎子都会尽量找背风朝阳的树洞蹲仓,除非逼不得已,否的很少有黑瞎子会选择背阴坡。

  “希平,咱明天带着狗带着枪,上山去看看呗,我发誓我当时真看见里头有黑瞎子。”

  那几个都有点儿着急,非常肯定的说道。

  从冬运结束,到五月份植树造林开始,中间的这段时间都没什么活。

  正式工人有基本工资,但是像盛希平他们,就啥都没有,全指着冬运生产的工资过日子。

  盛希平这还算好点儿,结了婚,周青岚当了代课老师有工资。

  当然,结婚花了那么多钱,往后还要过日子,谁也不嫌钱多。

  至于王建设他们就更不用说了,还都是光棍儿呢。

  陈维国前些天主动跟刘红霞挑明的心意,可刘红霞的爹妈不太看好陈维国,嫌陈家负担重,尤其是维民,都觉得以后是累赘。

  听刘家那话里话外的意思,除非陈维国肯结了婚就分家出来另过,要不然刘家不能答应婚事。

  王建设就更不用说了,他看好了李雪,可李雪是松江河的知青。

 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跟周青岚一样,不在乎什么镇上沟里。

  王建设想要跟李雪有个结果,没有钞能力怕是不行。

  张志军、潘福生倒是岁数小点儿,可也没小太多,这一个个儿的不攒点儿老婆本儿,拿啥娶媳妇?

  高海宁压力更大,再过几个月孩子出生,往后养孩子不得花钱啊?

  这一个个儿都瞪大了眼睛,琢磨着怎么挣钱呢。

  要不然,他们能跑那老远去捡柴火?那肯定是别有所图。

  都想挣钱,可这年月哪有那么多来钱的道儿啊?他们在山里头,除了跑山采山货,不就是打猎么?

  既然找到了黑瞎子仓,那还费什么话?直接去杀仓子就完事儿了。

  他们这几个人手里头有三棵枪,盛家还有四条挺厉害的狗,就不信还杀不了一头黑瞎子了?

  “行,那就明天吧,今晚上我把那几条狗牵回来,明天咱带着狗以防万一。”

  这个季节,黑瞎子随时都能出仓,带着狗能起到预警的作用,以防万一。

  就这样,几个人说定了进山的事儿,之后王建设他们就告辞离开了。

  离着中午做饭还有一会儿,盛希平也没啥事儿,就陪着母亲缠毛线,娘俩再唠会儿嗑。

  十点半来钟,娘俩一起动手做了午饭,中午上学的上班的回来,一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饭。

  下午,盛希平拎了点儿东西去刘家,打算把自家那几条狗牵回来。

  “师父、师娘,忙啥呢?呦,大哥二哥也在家啊。”

  一进刘家门,就瞧见刘玉江刘玉河都在前院刘长德夫妻的屋子里,盛希平笑着打招呼。

  “师父,师娘,我陪着媳妇回门,买了几盒点心,随手给你们带来两盒,尝尝味道。”

  刘家哥俩没少帮盛希平,这头上有老小有小,盛希平每回来都不空手,咋地也得带点儿啥。

  就算刘长德夫妻不吃,给俩小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