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 大儒当前,红袖添香,此时不装哔更待何时?

“林公子,您来了!”

  林宇微微颔首,问道:“陈伯,最近一段时间,这济世坊里是否太平?”

  陈伯连连点头,说道:“托公子的福,都好着嘞!”

  “陆先生正在教孩子们读书,要不要我去喊他一下!”

  林宇摇了摇头,说道:“不用了,我们正好也要去学堂转转!”

  随后,林宇就领着蝴蝶,进入了学堂。

  看着一个个孩童,虽说身上依旧穿着打有补贴的衣服,很多人脸上,也都有菜色。

  可能够看得出来,他们读书时,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
  陆先生名为陆仁,据说其祖上,乃是亚圣荀子的弟子。

  和李斯,韩非子,为同门师兄弟。

  他本人也是当世有名的大儒。

  因被林宇赈济灾民,修缮学堂的仁义之举所感动,便毛遂自荐,前来这济世坊的学堂免费教书。

  陆仁看到林宇来了,就放下了教材,冲着孩童说道:

  “你们再将我刚才教的论语,全都熟记于心,明日老夫要检查。凡是背不出来者,都要打手心!”

  说话时,他还挥了挥手中的戒尺。

  那些学生似乎都很是畏惧这个戒尺,都吓得神色一凛,赶紧背诵起来。

  交代完之后,他这才走了出来。

  林宇率先抱拳行礼:“见过陆先生!”

  陆仁微微颔首,说道:“林公子,你来了!”

  林宇说道:“陆先生,这些孩童都有劳你费心了!”

  陆仁说道:“林公子,费心二字就言重了。教书育人,原本就是我老夫的分内之事。”

  “只是这些孩童,有些早已启了蒙,而有些却还是目不识丁。”

  “进度快慢不一,很难做到同步。如此一来,质量也着实堪忧。”

  “老夫又没有孔圣人的能力,能做到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。因此,感觉这样下去,不是个法子。”

  听到陆仁的话,林宇稍作片刻沉吟,说道:

  “陆先生,在下有个提议!”

  陆仁饶有兴趣的问道:“哦,林公子有何提议?”

  林宇整理一下思绪,说道:“可以按照这些孩童的基础,分为小班,中班,大班!”

  “然后,陆先生你教导那些基础较好的大班学生,让大班的学生,去教导中班的学生,再让中班的学生,去教导小班的学生。”

  听到林宇的话,陆仁登时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既视感。

  “林先生此言甚妙!”

  林宇听到孩童正在读《论语》,就随口问道:

  “陆先生,请问这些孩子启蒙,都是读何书?”

  陆仁如数家珍,说道:“一般情况下,孩子启蒙都是读《篇章》《论语》《孝经》。”

  “读完这些之后,就会入太学,修四书五经……”

  听完陆仁的科普,林宇就随口问道:“怎么没有《三字经》《千字文》和《弟子规》?”

  陆仁闻言一怔,浑浊的眼眸里,充满了疑惑的光芒。

  “林公子,你说的这个《三字经》,《千字文》,《弟子规》,都是什么?”

  “恕老夫孤陋寡闻,从未听说过这些!”

  看着陆仁一脸疑惑的表情,林宇这才恍然大悟。

  这九州乃是平行时空。

  以秦始皇驾崩于沙丘为分界线,后面的时空轨迹,都与他了解的历史,完全不同。

  原来的时空,始皇帝驾崩之后,中车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矫诏,扶胡亥上位,将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赐死。

  而这个时空,公子扶苏虽说也接到了被赐死的诏书。

  可他却没有执行,而是在大将军蒙恬的帮助下,杀回了咸阳。开启大秦长达五百年的统治。

  《千字文》是南北朝的产物。

  《三字经》则是宋朝的产物。

  至于《弟子规》时代更晚,直至清朝才问世。

  念及于此,林宇就暗自窃喜。

  看来自己又将有两篇千古文章,流传于世了。

  之所以说是两篇,而不是三篇。

  是因为林宇觉得《弟子规》这本书,无论是文学性,还是启蒙性,都远不如《三字经》和《千字文》。

  到了后世,《弟子规》更是毁誉参半。

  而且,对于《弟子规》上面的那些内容,林宇也不是很赞同,甚至持反对意见。

  既然都做了文抄公,古今中外,经典名著浩如烟海。

  像《弟子规》这样,虽是经典,可却有大瑕疵的著作,还是不要的好。

  暗暗打定主意后,林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