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再接再厉



  平生不识武藤……阅尽……

  哎,再也看不到了。

  一想到这,孟少爷心如刀割,说话的口气也变得不太那么客气起来:“大井新名,现在开始,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,你只要做一点小动作,我张辽陪你一晚上!”

  大井新名浑身颤抖。

  那个叫张辽的变态啊!

  ……

  “阁下,我是大井。”

  “大井!”

  电话那头,传来了影佐祯昭的声音:“现在情况怎么样?”

  “托尔先生,玉碎了。”大井新名对着电话说道:“他炸毁了自己的住处,和敌人同归于尽,但当时似乎主要目标未死,我开了三枪,因为是晚上,两枪打空,一枪打在了他的身体上,是否当场击毙,暂时还不清楚。”

  “他还没死,根据我的情报,正在圣约翰医院进行抢救。”

  “估计很难抢救过来。”

  “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,之前情报总部顾问宫道宏史,也得到了情报,但随后便失去了联络,目前音讯全无。”

  “我会想办法调查的。”

  “可是无论怎样,大井君,一旦确认孟绍原死了,这将是我们最辉煌的胜利!”

  “是的,阁下,我认为,在这样的时刻,军统局上海区内部一定处在混乱之中,我决定继续潜伏,寻找机会,刺杀敌方重要目标!”

  “一定要小心,大井君。”

  “我会的,不过,目前我资金匮乏。我在上海几乎没有联络点。而要达成刺杀任务,收买支那人金钱方面是必不可少的。”

  电话那头,影佐祯昭沉默了一会:“去宏济善堂,我会通知他们的,在那里,你能够得到你想要的资金。”

  “谢谢您的支持,阁下!”

  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,千万保重。”

  “我一定会做到的,阁下!”

  ……

  “宏济善堂,里见机关,我早就想拔掉它了!”

  孟绍原冷笑一声:“这机会,可终于被我等到了!”

  里见机关:

  “毒王”里见甫!

  上海毒王!

  日本军队和特务机关的一大经济来源!

  里见甫曾经在日本为国父表演过柔道。

  1913年秋,里见甫赴上海就读于“东亚同文书院”。

  四年后毕业,就职于贸易公司,因倒闭归国。

  1921年重返中国,进入报界,奉关东军之命,统合媒体,成立满洲国通讯社。

  1937年里见甫以记者的身份从满洲来到上海,应日军陆军省参谋本部第8课长影佐祯昭大佐的恳请,销售军队从伊朗运来的鸦片.新笔趣阁

  于是他买下一家药铺,改名为宏济善堂当据点。贩卖鸦片得来的钱上缴兴亚院;由那里转送大本营,再回流侵略军和特务机关。

  宏济善堂从伊朗产鸦片就赚了大约二千万美元。

  后来因欧战阻隔通路,转向蒙古产鸦片,数量是伊朗产鸦片的二千五百倍。

  正是鸦片经济,支撑着日本关东军的暴走。

  日本历史学家江口圭一曾指出,日本对中国进行的十五年侵略战争是一场“日中鸦片战争”。

  这场鸦片战争的关键人物就是鸦片王里见甫。

  孟绍原早就想解决这个家伙了,可这家伙太狡猾了。

  他是个地道的中国通,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比有些中国人说的还要好。

  他还是张作霖、吴佩孚的好朋友。

  甚至,是委员长的朋友。

  在正式开展鸦片生意后,他的宏济善堂,始终安放在日控区范围内,接受日本人的直接保护。

  日本方面甚至里见甫的重要性,毕竟,军方特务机关的活动经费大部分来于鸦片收益。

  而这些经费又都用于扶殖傀儡政权-蒙疆政府、华北自治政府及武汉维新政府的财政赤字补贴上了。

  里见机关一旦出事,非同小可。

  孟绍原始终都没有找到机会!

  甚至明知道里见甫不断的依靠鸦片在上海获得巨大利益,然后转而支持特务机关以及傀儡政府,一样也都无可奈何。

  现在,机会终于还是出现了!

  影佐祯昭来到上海,也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里见机关。

  等到影佐祯昭从汪精卫之事中腾出手来,再想解决掉里见机关那就难上加难了。

  “我决定亲自冒充大井新名前往里见机关!”

  “那不行!”

  孟绍原才说出这句话,赵云立刻说道:“太危险了,孟区长,你冒充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