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【新年计划】

百多位员工,但只有1.4万平方尺的办公空间,除几个核心高层拥有独立的办公室,大家都是多人共用。

  而在这个时代,一家地产公司其实也就十几、二十几人。像长江实业养着一百多人,那是因为长江实业在大规模发展商业项目、酒店项目,甚至还有保利建筑、石矿企业。

  所以说,一百多人都不够用,还在继续招募职员。

  唐彩芸说道:“很好啊!”

  她一边回答,一边替林志超添茶,随后又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同样是看一些图纸和方案。

  这是林志超在培养唐彩芸,关键时刻就能‘顶上’;在他又旁敲侧击的讲过,让她在公司多看多学,但不要多讲,不能有两个老板存在。

  说白了,就是‘核武器’,可能都用不上,但是不能没有。

  “晚点我从长江工业集团那边,拿出三千万注入长江实业,用作今年的地皮收购等资金!”林志超随口说道。

  截止目前,长江工业集团的账上流动资金已经达到1.8亿多。而去年,长江工业集团预计盈利超过9000万,逼近1亿的程度。当然投资也不少,比如钢铁厂、海外拉链厂、设备采购等,投资总额差不多三千多万。

  唐彩芸说道:“今年售楼花是不是很少?”

  一般来说长江实业足以用‘售楼花’来解决资金问题。

  林志超说道:“今年也就两三个小楼盘售楼花,主要明年价格更高,再加上我们资金充足,可以这样安排。明年开始,便是一边售楼花,一边购买地皮,一边投资中环商业大厦。”

  唐彩芸也喜欢投资收租物业,说道:“好”

  随后,两口子便认真工作,主要是林志超要投入到工作中。长江实业的每一个楼盘,林志超都要亲自审计图纸,亦会去视察楼盘。

  这种情况,至少还得持续不少年,林志超才能放心。

  目前,长江实业在香港的五个商业项目,只剩下‘环球大厦’尚未动工,但图纸已经差不多敲定,预计今年春天动工。

  林志超还想在最近几年,投资两幢中环的一流商业大厦,正在慢慢等待机会。当然,一般的中小型大厦,就算了,那玩意投资太多也没有意思。

  年前。

  林志超和冯永发等高层来到环球海事学院考察,这里是一幢自置的三层工业大厦,并有一个小操场;不仅仅用于培训海员的教学楼,还有一些公共图书室、活动室,供休假的海员使用。

  可以说,从这里便可以看得出来——环球航运财大气粗,专门买下一幅七万平方尺的地皮,修建一所‘海员之家’。

  考察期间,林志超提出一个问题:“我们的海员薪水福利,是全港最高的,为什么还有海员流失,特别是高级海员的流失?”

  众人顿时脸上有苦笑、愤愤不平,这确实是一个很‘严重’的问题,培训一个海员,三年之后就离开,多多少少有些损失。

  若是签约五年,容易给人一种‘反感’,高级海员的情绪也很重要的。

  刚刚从海外回来的冯永发,道出关键:“老板,正因为我们的高级海员太优秀了,一些航运公司和船东便动起心思,高价挖走合约到期的高级海员。毕竟他们就是再烂,也希望有几个好的高级海员撑场面;反倒是普通海员,其它船东一般都是通过‘荐船馆’,招募那些参差不齐的人。”

  林志超心想,恐怕就有一些大船东在动环球航运的高级海员心思。

  他思考一番后,认真的说道:“我们的高级海员流失,是公司的损失。就是那些老海员流失,也是损失。所以,我打算启动一个‘职员养老金’计划,将每个职员的10%薪水,强制纳入‘养老金系统’,然后我们用这里面的资金,去投资航运,用钱生钱的方式,去增长养老金系统的金额,最终每一位海员退休时,都可以拿到一笔退休金。”

  一众高层纷纷露出喜色,他们都不傻,这是老板带着职工在赚钱。

  冯永发马上说道:“这个方案不仅是在为环球航运所有的职员谋取福利,亦可以留住海员,减少人才流失。”

  实际上,环球航运流失的人才并不多,只不过有这种现象。林志超既然发现了,自然拿出了最合适的方案。

  香港没有政府养老金系统,后世倒是有‘强积金’,但还非常早。

  不过好的企业,都会有自己的员工养老系统,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忠诚度。好比后世的恒昌企业,在贸易上做得如此强大,就是因为很好的培养出5000名非常忠诚的‘老臣子’,这些老臣子不仅有养老系统,甚至还有内部股份。

  林志超让‘环球航运’的全体正式海员,每月拿出10%的正常薪水,来交纳养老金,再去投资航运,相当于也给了股份。

  “好,晚点我们具体制定策略,并给海员们先吹吹风!”

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