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章 尘埃落未定

  “不要在殿外立规矩了,进来吧——”

  听到大殿外太子李承乾的声音,唐皇李世民高声喝道。

  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,已闻其声,唐皇李世民的眼睛猛然一亮。

  大殿之内先后走进来四人,两男两女。

  罗通紧走两步,先进入大殿之内。

  “启禀陛下,末将奉命请太子殿下至此,特来交还陛下的玉佩——”

  每次看到眼前的罗通,唐皇李世民就不自觉想起早已故去的罗成。

  那才是一个天纵奇才的武学之士,若是罗成能够活到现在,也许都有竞逐大唐第一高手的实力。

  “嗯,不错,你且站立一旁,权且做一个‘镇殿将军’吧——”

  李世民一挥手,自有大内总管张阿难从身后转出来,上前从罗通手中接过玉佩。

  张阿难可是有些见老了,这位从隋文帝仁寿间已任事,贞观朝都过去三十年了,妥妥地历经了四朝,如今已经百岁开外了。

  可惜,他的天赋有限,到现在依然没能完成“筑基”,恐怕今生的成就也就如此了。

  “兕子,你也找个地方坐下吧,今日并非朝堂理事,这又是在你九哥的府上,都自然一些的好。”

  唐皇李世民瞥了一眼走在后边的太子李承乾,方才被李治点破的那名“三尾”妖狐,赫然同李承乾并肩而立。

  这情景如若是放在十几年前,恐怕唐皇李世民早就勃然大怒了,而现在他再看到这样的场面,居然没有任何的反应?心静如水。

  “是……”

  李明达也明白今日当有事发生,她本意就想跟过来看看,既然父皇张口留她,如此正中下怀。

  “高明,你这样进来,打算让朕如何给你安排座次啊?”

  唐皇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,一个端坐在殿内,一个矗立在门口,就这样相互打量了有半刻钟。

  细算起来,这对父子也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,最近的一次似乎还是在长孙皇后的五十岁生辰宴上。

  唐皇李世民看似寻常的一句问话,大殿中人都是一个激灵,太子李承乾又怎能听不出父皇的弦外之音呢?

  “安排座次吗?”

  距离帝后最近的位置,有着一张案几,就是之前“三尾”妖狐称心所坐的位置。

  那里明显就应该是李承乾的座位,唐皇李世民却没有出声延请。

  “无妨,既然父皇说了今日并非朝堂议事,高明又来晚了,甘愿敬陪末座,儿臣就坐在李师身侧吧。”

  距离大殿门口最近的地方,依然还空有一张案几,再往里就坐着李药师了。

  李靖那是大唐的头号战神,可以说是居功至伟,唐皇李世民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,都以“兄”称之而不名。

  更是约束他的子女们,但凡遇到李靖,都要称之为“李师”,这份殊荣在整个贞观朝那也是首屈一指的。

  太子李承乾环视了一眼殿中之人,在李治的身上停留的最久。

  十多年没见了,彼此也都改变了许多,李治的变化却是更大,简直就像是重新换了一个人,身高都差着一大截呢。

  这种场合,自然也不方便兄弟二人多说什么。

  李治只是冲着太子拱手一礼,而李承乾也是微微点头示意,然后就拉着称心一起,坐在了最末的案几之后。

  “太子你来的晚,而方才‘派’过来的代表,似乎也并不能完全替你做主吧?”

  唐皇端起面前的茶碗,轻轻呷了一口,顿时精神为之一震。

  这就是“幽冥血海”那位大公主送过来的“回礼”之一,“鬼洞肉桂”,可惜只有十斤,倒是有一半被李世民划拉走了。

  “今日主要有两个议题,一个是朕的身体有恙,只好退位让贤,也好安心地调养一番。”

  “一个就是继任之君的人选,诸位大臣觉得应当考核一番,而‘北疆之局’就是众人一致推选出来的考题。”

  事到如今,唐皇李世民也不再藏着掖着,直截了当地向太子李承乾说明了方才众人所得到的结论。

  大殿之中再次安静了下来,有人轻轻地端起茶碗,掩盖着内心的波动,却又不自觉地将眼神投向了坐在门口的李承乾。

  说实话,李承乾此刻心中真是有些五味杂陈,这一幕来的太突然了,即便他也曾经无数次想象过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。

  可是,当真听到自己的父皇说出这样的话时,李承乾还是有些心痛。

  其实,当他遇到称心之后,二人共同修行给他带来巨大的收获,李承乾已经对那个位置有些淡了。

  不过,自己不愿意争是一回事,被别人硬生生地拿掉,是另一回事。

  就方才唐皇李世民的这番话,当着他李承乾这样一个现任的太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