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0章 刺史转州牧?刘宏震惊,你可记得七国之乱否!

  “岂有此理!”

  “简直岂有此理!”

  只要一想到各地黄巾、匪患不断,搞得朝廷一点应对办法都没有,刘宏便气不打一处来。

  他扭头瞥向一个年约四十开外的中年男人,生得气宇轩昂,浓眉大眼,气质脱尘,抱怨道:“如果朝廷只有一个王昊,朕自不必赘言,可朝廷将军颇多,但除了驸马外,竟没人能替朕分忧。”

  “君郎。”

  刘宏深吸口气,又缓缓呼出:“你说今日之事,到底是朕的过错,还是朝臣的过错?”

  刘焉捏着颌下一缕胡须,思忖了良久,终于还是摇了摇头:“此事自然与陛下无关,不过臣倒是以为,面对黄巾的消极应对策略,即便是王昊出马,也未必能够奏效。”

  “毕竟,黄巾余孽难以根除的原因,不是因为我军的矛不够锋锐,而是因为咱们锋锐的矛扎不到敌人,长时间纠缠,却又消耗不起,只能退兵。”

  “驸马固然是神勇无敌,但也得有对手才行,他若引兵前去平叛,难不成让驸马深入葛陂、白波谷吗?他不熟悉地形,很容易中计,万一伤着,或是阵亡,又当如何?”

  刘宏何尝不知此事凶险,叹口气,轻声道:“君郎之言,甚合朕心,但朝廷岂能置之不顾?”

  刘焉揖了一揖:“陛下,臣倒是有个办法,不知当讲不当讲。”新笔趣阁

  “哦?”

  刘宏不由好奇:“君郎有何计策?”

  刘焉分析道:“如今地方守军兵力太少,战斗力太差,想要盘踞在白波谷、葛陂等地的黄巾余孽消灭,单凭他们的力量自然是不够的,而按照朝廷律法,各郡兵马不得跨境作战。”

  “因此,想要解决问题,各郡郡守只能上报朝廷,希望朝廷派兵驰援,剿灭匪患,安定一方,但朝廷出兵耗资甚大,短时间内没有作战效果,便是得不偿失。”

  刘宏皱着眉,气呼呼道:“君郎,这些既定事实,朕自然清楚,你若有计策,直言即可,不必拐弯抹角。”

  刘焉略一停顿,终究还是拱了拱手,如实回答:“陛下,臣以为只要将两者结合一下,便可彻底解决当前问题。”

  “哦?”

  刘宏愈加好奇,不自禁开口询问:“结合?如何结合?”

  刘焉回答:“很简单,便是下放兵权,将刺史转变为州牧,只要州牧手里有了兵权,便可更好的解决当地的匪患,与之长期鏖战,最终将其全部诛杀。”

  “君郎。”

  刘宏面色刷的一下变了,方才柔和的目光瞬间凝结成冰,气氛彷佛在这一刹那凛冽起来:“你可知下方兵权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吗?”

  “当然知晓。”

  “所以......”

  刘焉继续言道: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州牧的。”

  刘宏蹙眉:“君郎不必卖关子,直言即可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刘焉应了一声,长出口气:“比如说汉室宗亲,他们与陛下一样,身体里尽皆流着高祖爷的血,咱们是一脉相承,不可能背叛朝廷,若是由他当充当州牧,陛下定然可以高枕无忧。”

  刘宏虽然有些昏聩,但还不至于太傻:“君郎应该清楚当年的七国之乱,各地藩王实力太强,岂能甘愿听从朝廷调遣,此乃饮鸩止渴,必定遗患无穷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

  刘焉肯定地点点头,但随即话锋再转:“所以咱们要采取些手段。”

  刘宏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刘焉:“手段?采取什么手段?”

  刘焉倒也干脆,直接给出答案:“当州牧可以,需要将自家长子送入朝廷当侍中,时刻陪伴在陛下左右。”

  嘶—!

  刘宏惊出一身冷汗,倒抽一口凉气:“你的意思是质子?”

  刘焉颔首点头:“陛下可以这么理解,虽然陛下相信他们不会叛变,但也必须要有相应的手段。”

  这一次,刘宏陷入了长久的沉默,良久不发一言。

  刘焉心知皇帝已经心动,现在若是继续劝谏,必然会适得其反,不如与之一起沉默,静观其变。

  空气彷佛如同凝滞了一般,大殿中的气氛冰冷至极。

  足足沉寂了数十秒,刘宏方才摆手言道:

  “君郎。”

  “在。”

  “你先退下吧,兹事体大,朕要好生考虑考虑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刘焉心知不可操之过急,旋即站起身来,躬身离开大殿。

  刘宏返回上首落座,脑海中不停思考着对策,权衡利弊。

  州牧?

  这可是一把双刃剑啊!

  若是玩得好,固然可以杀敌,可一旦操之有误,势必会伤及自身。
<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