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州

  夜幕下,凉风习习。

  热了一整天了,到了晚上终于有点凉意。

  忙碌的工地也终于消停了,铲车开到一旁,吃过饭的工人正在紧张维护,旁边还有几个穿着军装的人,认真学习着。

  今后,这将是他们的座驾。

  杨怀民看着黑洞洞的夜色,好似要将这黑夜洞穿,将前方的一切记在心里。

  来这里三个多月了,亲眼看到山丘平复,移土填坑,上千人在这里顶着风沙,忍受着艰难困苦,终于,有了现在的成果。

  高强有了,车间有了,运来的机器设备也有了,工人正在招募,地方也开始组织生产…

  一切,开始走向正轨。

  现在,他可以说,任务已经完成了。

  对一机部有了交待,对得起老人家的期盼。

  回首看,往事如风。

  他清楚,这一次离开,或许不会再回来。

  但在这里经历的事情,却是他内心中最深刻的记忆。

  转身看向身后来人。

  “老刘,安主任,这里就交给你们了。”

  “一定要保证钢厂顺利投产,我在四九城,等你们的好消息。”

  身后是负责安保的刘军跟安仲生。

  在他们身后,还有几人,一起过来给他送行。

  本来安仲生是要跟着一起回四九城的,但临时多了一项任务,需要建立一台小型转炉,所以回去的时间要往后推延。

  当然,这次跟杨佑宁一起回去的,还有夏老一行人,所以路上并不孤单。

  “杨厂长,放心,下次你再来,这里一定是钢铁基地。”

  刘军拍着胸口保证着。

  这段时间,他跟杨佑宁交流的多了,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。

  安仲生也是点头,“厂长,一路顺风。”

  “嗯!”

  杨佑宁没有多说,只是看着前方黑夜。

  想想自己出来时候天寒地冻,风沙乱飞,现在就要归去了,也不知道四九城的模样,是不是跟以前一样。

  昔我往矣,雨雪霏霏;今我来思,杨柳依依。

  心中五味繁杂。

  不知道机械厂现在是啥样子。

  “那两个家伙知道自己要回去了,不知道怎么高兴吧!”

  心里想到刘怀民和杨小涛,杨佑宁不由得笑起来。

  这一趟出来虽然受了不少罪,没了办公室里成堆的文件拖累,身体反而活动开了,比以往状态都好。

  “走了。”

  “你们保重。”

  杨佑宁对着刘军说着,随后带着王浩上车,前往火车站。

  在那里,夏老一行人等他们汇合,然后一起回四九城。

  四九城。

  杨小涛一早来到办公室,准备将事务处理完,还要去一趟民族饭店。

  下午前来交流的小日子就到津门了,然后坐车到四九城,住进民族饭店。

  作为交流团的一份子,杨小涛下午得去参加,至于冉秋叶,上午就骑车过去了,说是要彩排。

  杨小涛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积极的,跟他一样,省心省力的,多好啊。

  还不等手头上的文件处理完,刘怀民从外面走进来。

  “小涛,老杨今天的火车,这家伙终于舍得回来了。”

  说着坐在一旁,拿出烟抽了起来。

  杨小涛抬头,“真的?那不是后天就到站了?”

  “嗯,早的话明天晚上。”

  “这老杨,可算是回来了!”

  得到刘怀民的确认,杨小涛立马将手上的文件往桌前一放,随手拿起来整理两下,然后放在桌子一角。

  靠在椅子上,伸个懒腰,深深出了一口气。

  然后走到一旁,靠着刘怀民坐着,亲自倒起茶水。

  刘怀民一看就知道,这是准备将这些东西留给杨佑宁了。

  刘怀民也不点破,他也是这么想的。

  这家伙出去浪了三个多月,自己整天面对一大堆文件,累的眼睛都花了,这点事,不给他留着,自己都说不过去。

  “陈叔呢?最近总是见不着他啊。”

  杨小涛也抽出烟,两人坐在一起聊起来。

  至于工作的事,等老杨回来再说。

  “他啊,估计去老徐那了,那边要接收石油化工设备,领着人一早就过去了!”

  “石油设备?生产线到了?”

  杨小涛登时来了精神,他们搞摩托车为的啥?

  还不是换取更好的化工设备?

  虽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