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 钓鱼

  到了下半年,情况还是不见好转。东南沿海地区又遭到台风袭击,受灾面积进一步扩大。国家紧急调粮救援。

  为了以备以后,每人每月的粮票都开始打折扣了。

  杨松现在在厂里也没有具体的任务,发动机的研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所以杨松在厂里非常悠闲。这天轧钢厂放假,杨松把陈雪茹送到绸缎庄后就没事干了。孩子都跟着陈雪茹在绸缎庄那。

  阎阜贵最近迷上了钓鱼,杨松一回来阎阜贵就拿着鱼竿出来。

  “早啊杨工。”阎阜贵打着招呼。

  “早啊三大爷。去钓鱼啊?”

  “是啊!我可不像你,工资那么高。我这钓点鱼,大的就和别人调剂调剂,小的带回家来打打牙祭。还锻炼了身体。一举多得啊!”阎阜贵介绍着钓鱼的好处。

  “还是三大爷会过日子。”

  “怎么?把媳妇和孩子送走了,在家里没事干了?要不和我去钓鱼吧。我这钓鱼技术可是非常好的。”阎阜贵邀请杨松一起去钓鱼。

  “好啊,等我一下。我去买个鱼竿。”提起钓鱼,杨松来了兴趣。前世杨松可是出身水乡,小时候捞鱼摸虾的没少干。钓鱼的技术也是不错的。

  “别去买了。我家里还有一个预备的鱼竿,你拿去用吧。不过……”阎阜贵话说一半。

  “我说三大爷,就你会过!行了,一毛钱的租金成了不?”杨松非常无语。

  “嘿嘿嘿,我可不客气了。”阎阜贵回家拿出一根鱼竿。就是一根细竹竿。

  “等我回家一趟。”杨松回家在大棚里挖了点蚯蚓。

  两人来到了北海公园,阎阜贵选了个位置就开始钓上鱼了。

  杨松观察了一下,凭前世的经验找了个位置,也开始钓鱼了。

  两人的位置不算远,相隔也就五六米的样子。周边已经有很多人在钓鱼了。

  “杨工啊,你那位置不好,还是坐过来钓吧。”阎阜贵看了杨松选的位置直摇头。

  “我这位置挺好的。”杨松心里是有底的。

  钓鱼不光要技术也要耐心。杨松举着鱼竿耐心的等待着,忽然杨松看见鱼漂往下一沉,杨松的手就一抬,一条鲫鱼就被拎出了水面。不大,也就半斤左右。

  “哟,这么快就有了收获啦。不错嘛!”阎阜贵看见就是条半斤左右的鲫鱼也没在意。

  “好的开头嘛,不至于空军了。”杨松取下鱼放进鱼篓里。

  “小伙子这话我爱听,这鱼嘛,不管大小总归是有了收获。”边上的一个老者笑着说。

  “大爷说的是。”杨松继续钓鱼。

  “唉!现在这里的鱼不好钓了!不过等密云水库造好了咱们就有了新的钓鱼地点了。”老者感慨道。

  提到密云水库,杨松这才想起来自己应该把挖掘机造出来。想到前世爷爷说过“要是当初有挖掘机,也不用人工去挑河道了!当初我们每家都出人去挑河,都是算公分的。也可以抵上缴的。那像现在这样,一条河几天就挖好了!你三爷爷就是累死在挑河上的。唉!”

  杨松小时候也经历过,那时还小,父母冬天都出去挑河。没有机器,全靠人工一担一担的挑土。场面非常大,也非常热闹。

  杨松继续钓鱼,也许是位置选的好,也许是杨松的运气好,接连的有鱼钓上来。

  杨松看看手表,时间不早了,杨松准备收杆。此时杨松钓了十几条鱼,最大的有三条五斤左右的。

  “今天的收获不错嘛!你一毛钱花的值吧?今天要不是我叫上你,可没有这么多的收获了!”阎阜贵看着杨松鱼篓里的鱼开始唠叨起来,其实就是想让杨松分给他一条两条的。说起来今天他的收获也不小,全被他卖给人家了,赚了五毛钱,已经不算少了。

  “得了!给你一条吧。鱼竿也给你。我要到绸缎庄接媳妇了。”杨松不想跟他唠叨下去。

  “这怎么好意思呢!这怎么好意思呢!”嘴上说着,可是手已经伸进鱼篓了。阎阜贵倒也不挑大的拿,拿了一条半斤左右的鲫鱼。

  杨松被阎阜贵这样整的是苦笑不得。

  杨松骑车到了绸缎庄。

  “怎么这么早就来了?手里拿着什么?”陈雪茹见杨松来了就抱着陈子衿走了过来。

  “鱼!今天没事就和阎阜贵去钓鱼了。你看,收获还不错。”杨松打开鱼篓给陈雪茹看。

  “鱼,爸爸,鱼!”杨北辰屁颠颠的也跟了过来。

  “这么多啊!中午咱们吃鱼。你选一条大的给徐慧珍松过去。”陈雪茹拿着鱼篓就往后院走。后院不住人了,可是厨房还用着。绸缎庄里的店员都自带饭盒在后院厨房里热一下。

  杨松那着一条大鱼给徐慧珍送去,杨松抠着鱼鳃,杨北辰就抓着鱼尾。幸好这鱼已经没了力气了,要不然杨北辰还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