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六章 麴氏

  其实赵贤说的不错,现在的李文侯不再是以前的李文侯,主要是体现在名气上面。

  以前只是湟中义从首领之一,众多豪强,豪酋,或许有所敬畏,但是不会真心尊重。

  这次回来就不同了,他不但曾率领十几万的大军,连战连捷直接冲到长安城下。

  面对朝廷三路大军,更是能够灭掉其中一路,最后朝廷主动招抚赦免其罪,还让他成了金城太守,同时身兼西护羌校尉。

  (虽然很多事情都是李耀做的,但是真正下令的人是李文侯,因此李耀的功劳,都会有一部分算在李文侯的头上。)

  这众多的事迹,足以让人感到胆寒,因此当他率兵回到允吾,郡中诸曹从事都是毕恭毕敬。

  就连韩约的死,都是没人真正在意,最多也就只是问上一句。

  确定不是被李文侯所杀,他们也就都放心了。

  赵贤负责安置百姓,他首先将赵洋,赵泽找了过来,从二人那里获得百姓户籍名册。

  别看这里有着六七万的百姓,但其实就只有一万多户,因为一户即为一个家庭,一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人。

  就在很短的时间里,为所有的百姓选了一个去处,或在允吾当地,或在安夷,破羌,临羌等地。

  想让这些百姓真正扎根下来,要有房子,这是住的地方,要有土地,这是食物来源,有房,有地,百姓也就算落了户。

  按赵贤的意思,先给百姓搭建窝棚,然后地方县衙提供种子,农具,耕牛,将土地翻出来,将种子种下去。

  等到农闲之时,再给百姓修建房屋,终究还是要他们自己动手。

  方法思路都没问题,就连粮食也没问题,现在有着十八万石粮食,只要节省一些,搭配野菜,野果,完全能够支撑这些百姓,顺利等到秋收那天。

  但是过程之中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保证,上到官员,下到吏士,能够真正奉公守法,不贪污粮食,不欺辱百姓。

  金城是很大的,想要管理自然需要不少官吏,他们也不能一口气全部更换。

  暂时只能将就用着,如果真的出了事情,正好杀掉平息民怨。

  但这之前,还是需要震慑一番,因此这数万的百姓,全部都是李文侯,李耀父子两人带着大军,护送他们前往各地。

  每到一个城池,就让其中大小官吏,主动出城前来军中见面。

  现在军队之中,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的老兵,浑身上下杀气腾腾,这些官吏过来一看,都是吓得双腿发软。

  然后李文侯直接下令:

  这些百姓如果顺利安家落户,你们就是有功劳的,如果没能安家落户,那就好好想想自己的脖子上有着几颗脑袋,够不够这数万大军砍的!

  一般这个时候,对方都是不断点头,然后保证百姓安家落户。

  李文侯没有说笑,他是真的会杀人砍头,并且不管对方是谁!

  有这番的恐吓之后,相信这些官吏都会认真做事,不敢轻易贪污粮食,不敢轻易欺辱百姓。

  当然他们这次,也不只是恐吓官吏,同样也是震慑地方大豪。

  因此沿着湟水一路逆流向上,只要有着地方大豪在的地方,大军都会专门停下,耀武扬威也好,出言恐吓也罢。

  但是目的算达到了,对于头顶多出来一片天,这些地方大豪只能被动接受。

  金城羌汉混杂,本来就是强者为尊,谁的地位高,谁的拳头大,谁说的话就有人听。

  现在的李文侯,不但地位高,而且拳头大,这些地方大豪,自然就会听话。

  他们听话体现在两方面,一是上报耕地数目,以后有多少耕地,就会交多少粮食;二是派出族中子弟,跟随在李文侯左右,鞍前马后作为亲随。

  这样就很好了,只要没有屠杀他们,那对于他们的示好,也就没有理由拒绝。

  这年头的亲随,可不是谁都能当的,都是族中子弟或者乡人子弟,否则都不值得信任。

  而在这天,他们抵达了西平亭!

  西平亭的地方大豪就是麴氏,前汉年间就来到了湟中,然后逐渐扎根发展,一直到了现在。

  和他们比起来,李氏就像是暴发户,但是现在暴发户得了势,即便就是麴氏同样不能小觑。

  旌旗蔽空,人山人海!

  现在李文侯的手上,依旧还有两万大军,族中私兵,金城募兵,还是民夫,奴仆……共同组成。

  都是战场上的老兵,只是气势就不一样,从内到外透着凶悍。

  麴氏最强悍的一支武装力量,已经跟着麴义前往关东,现在依旧没有归来。

  因此麴氏就没有抵抗的余地,很聪明的主动前来拜见,毕竟双方不算敌对。

  其中为首的一个老者,恭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