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九十 弄巧成拙

人。

  这一切让不知道真相的厂领导们一头雾水,然后就想多了。

  越想就越是坐不住,私下里还就着这事儿开了一个会,商量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?

  甚至有人提出这一切是不是想要腐蚀他们的前奏?

  一众厂领导紧张的不行,当天就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想要找到幕后真凶,甚至还有人直接求助去了自己背后的老领导。

  折腾了一番之后,终于找到了所谓的真相。

  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,众位厂领导那叫一个哭笑不得,合着他们厂子成了那些人讨好陶家大小姐的工具。

  知道原因之后,众位厂领导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的想法,吃下一把又一把糖衣。

  就是不知道那些想要借此讨好陶家大小姐的人知道自己弄巧成拙了,会是什么想法?

  不过,就算是他们找对了方向,恐怕也无济于事,达不成他们的目的。

  经历了丁鹏这个教训之后,陶老爷子现在的思想已经变了,他已经不打算让闺女嫁出去了。

  嫁人有什么好的,他家闺女要才有才,要相貌有相貌,资产更是吊打一众男人,所以他这么好的闺女,凭什么便宜了外人。

  想到那些人臭不要脸的东西,施恩似的提出来可以让闺女第二个儿子跟她姓陶,也算是给陶家留一个后代,他老爷子就忍不住想翻个白眼儿,再啐他几口吐沫。

  什么玩意儿啊?

  明明是窥探他们陶家的财产,居然还做出一副我对你有大恩的样子。

  与其嫁给这些人,还不如给闺女找两个年轻的小伙子呢。

  闺女要是不愿意,招个入赘女婿他也能接受。

  至于孩子,他闺女拼命生下来的孩子,当然是他们陶家人。

  陶家只接受女婿入赘的消息一传出,就闹得沸沸扬扬。

  那些没从中占到便宜的人自然很不甘心,私下里没少跟人讲究陶家大小姐不说,更是将提出这一点的陶老爷子给说成了耍着众人玩儿。

  他们甚至还鼓动陶家族人去争夺陶家继承权,打着双方闹起来,能闹得不可分交甚至是陶家父女占据下风的时候,他们再出头英雄救美,解救陶家于水火的念头。

  可能是财锦动人心,还真有人付出了行动。

  他们争夺家产用的那些手段也算是老生常谈了,无非是以陶老爷子没有儿子,马上就要绝嗣了,陶家祖产不能外流,所以要他将陶家的祖产归还,至于接下来怎么分,就由他们这些人另做商议了。

  听到这话,老爷子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呸了他们一口。

  “祖产,你们说这话的时候脸不疼吗?”

  他陶家的财产可不是什么这些人说的祖产,陶家的现在的家业可都是他爷爷他爹和他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的,可没有一分所谓的祖宗家产。

  他爷是他们那一辈儿的大哥,俗话说长兄如父,作为最大的那个孩子总要吃些亏,要比下面的弟弟妹妹们多付出一些,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,他爷爷自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,别人家也都是那样过来的。

  太爷去世的早,五个孩子一下子落在了太奶身上,他太奶又是小脚,别说下地干农活儿了,平时走路都走不快。

  这种情况下,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他爷身上。

  这都没什么,有苗不愁长,一家人只要齐心协力,这些困难总会过去的。

  秉持着这个信念,他爷拼命劳作,不但养活了下面的弟弟妹妹,还帮着他们成家立业。

  等最小的弟弟成婚了,又送走了身体一直不好的母亲,才算是有了为自己打算的机会,想要再干两年,那些钱娶个媳妇儿,生个孩子。

  可偏偏这时,吸着他爷的血长大的几个弟弟不干了,在他们眼中,大哥的东西都是他们的,大哥自己怎么能花?

  在他太奶的灵堂上闹腾着说他爷贪了太爷留下的东西,养他们是应该的,还让他爷把那东西拿出来分了。

  你听听,你听听这是人话吗?

  他太爷死的时候最小的一个孩子都八岁了,有没有留下东西他们难道没看见吗?

  那次算是彻底伤了他爷的心,不过为了不耽误他太奶的后事儿,他爷答应将家里的东西,包括应该由他这个长子继承的两间房子也都分给了他们。

  被伤透了心的他爷,在办完后事儿,过了白天孝期之后,除了身上穿的那身儿衣服之外,什么都没有带,就离开了那个家。

  之后说是走了狗屎运也好,若是老天爷给他的补偿也好,反正他爷从离开那个家之后,就开始走好运。

  一开始只是给人扛大包,但没想到被管事儿给看上了,跟着管事儿学会了打算盘和一些简单的字儿。

  管事儿被调走之后,他顺理成章接手了管-->>